早上七点半,林金森起床了,他来到位于一楼的公共卫生间,洗漱好,上楼来,摇醒了田学军,他大不耐烦:“你干嘛?”
“报名去了”林金森提高了嗓门,“你这样子,怎么像个学生,难怪你妈不喜欢你。”
“真是邪门了,在家被我妈教训,来这里背你念叨,你以为你是谁啊?你是救世主吗?”
“我虽然不是什么救世主,可我不是寄生虫,不是吸血鬼。”
“你说谁是寄生虫,谁是吸血鬼?你再说一遍”,田学军,猛地从床上跳了起来。
“看来你还是有药可救嘛,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坏,其实你并不想被人贬低,被人鄙视,被人看不起,你只是缺少一个被人重视的机会。”
“哟,不愧是学霸,教训人来还一套一套的,我喜欢你。”
“你必须喜欢我,因为,之前,你没遇到我。”
“哈哈哈哈,就凭这句话,我认定你这个朋友了。”
“如果我拒绝,你会不会更喜欢我。”
“那就看你怎么拒绝了?”
“我该去报名了。”
“多么委婉的拒绝。”
两个人笑了笑,冰释前嫌。一起去报名,走近教学楼电工班,教室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然后去了办公楼,打听了一下,报名在
学校办公室,交了费才知道他们两个人是电工班第一批报道的。回来的路上,听到两个女生对话,说不知道哪里可以买生活用品,学校的小卖铺太贵了。田学军:“就在长途汽车站旁边,那里有一个综合批发市场,什么都有。”林金森听后,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他乘坐公交来到了车站对面,一打听,商场就在旁边。兴隆商场,这里热闹极了,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琳琅满目的商品应有尽有,他走到鞋摊前面停了下来,摊主热情地招呼了他:“小弟,买鞋吗?”他摸了摸胶鞋:“多少钱?”老板很能说:“小弟,都是自己人,我也不要价,你给10块钱吧。”林金森说:“我去年买的才八块钱,不要了。”林金森愤愤地走开了,来到隔壁家鞋店,这一次他看的是运动鞋,摊主是个女的,靠近他:“你穿多大码的?”,林金森说:“多少钱?我穿42码的.”摊主翻了翻货架说:“没有,我去后面库房看看,你坐凳子上等一下啊。”林金森坐下来,拿出货价的一双皮鞋比对着自己的脚,照着镜子,左看右看,真漂亮啊,他自言自语说,可是他想一定很贵,这时候女摊主回来了,手里提着鞋子:“年轻人,你真有眼光,你手里拿的可是我店子里最好的皮鞋,最畅销,买一双吧,便宜给你了,五十块钱。”林金森问:“运动鞋多少钱?你还没告诉我啊。”女摊主:“25吧,如果你再买那双皮鞋,一共60元。”林金森说:“老板你真会做生意,我只要运动鞋,便宜点,女摊主:“最便宜给你22了。””林金森又问:“解放鞋呢?”女摊主不耐烦了:“你到底要不要啊?解放鞋8元。”林金森说:“运动球鞋15元,我要买20双”.女摊主把鞋子扔到了鞋柜里,说:“对不起,不卖”。林金森起身准备走了,刚到门口,女摊主说:“20元”,林金森不理睬她,走了,走出去两三米,女摊主大喝一声:“朋友,带走,20双啊。”林金森付了钱,买下了。然后,还买了牙刷牙膏漱口缸,袜子洗脸帕,洗头膏,洗面奶,20套,一大包,一共花了820元。
回到学校,他在寝室门口低声跟来来往往的学生们说:“同学,我是新生,正在低价售卖生活日用品,绝对便宜。”
“都有什么?”
“看看吧,需要什么?”
“运动鞋,多少钱?”
“35元一双”
“便宜呀,昨天在大商场买40一双呢,再便宜点。”
“30一双”
林金森当天把所有的线商品都卖完了,其中六套卖给了同寝室新来的同学,田学军也买了一套,说是支持他“创业”。第二天一大早去商场进货40套,而且,而且批发价格更低了。但是,只卖了22套,因为要参加大扫除,但是第三天晚上,他跑到其他男生寝室推销,又卖完了。军训开始,他没时间上街了。不过,前后,他赚了1225元。
第一个星期,课程都是一些理论课,他根本不感兴趣,也听不懂,也没心思学。周末,又开始上街,带来了食品到寝室兜售,包括方便面,饼干,面包等,每天都有100元左右的收入。
学校会议室里正在召开一次紧急会议,主持会议的是校长。
校长说:“今天的会议有两个议程,第一,招生工作未能完成任务,每个班级的入学率只有百分之六十,比去年招生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不升反降。昨天我去教育局开会,被点名批评。如果再这样下去,明天入学率如果达不到百分之五十,甚至更低,教育局将会考虑取消我们学校的办学资格。我们老师待遇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转岗,失业。所以,必须加大招生力度,每个班主任一个月之内,需要再完成20个招生名额,每个任课老师10个名额,不管用什么办法,可以发动、动员身边的亲戚好友把子女送过来读书。如果完不成任务,降工资处理。
第二个问题:谈论一下对林金森的处分,是开除还是严重警告。
招生工作组长邱伟说:“招生方面,我们已经是竭尽全力了,想了一切办法,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向州里各县、乡中学所有的毕业生发了录取通知书。这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了,可是,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没多少人来读书,说明,我们的学校没有吸引力,培养出来的人,不太符合社会的需要,我们这里没有几个工厂,学生毕业也就意味着失业,这是现实条件,是我们不能左右和控制的。这也不是我们几个班主任,几个老师努力宣传,努力就能够解决的。社会发展方向和趋势,注定了技校要被边缘化。
第二个问题,关于林金森的问题,他学习成绩好,应该去读高中的,可是家庭经济条件很差,来到了我们学校。他勤工俭学,不占用学习时间,卖点小商品,补充点生活费,情有可原。”
校长:“现实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面对,下达的招生计划必须完成,这个问题不可以讨价还价,包括我,这个学期,我完成了106个招生名额,现在我的任务是再招生30个,你们还有什么可说的。”
电焊班班主任熊增能说:“校长,校长,一校之长,你做为校长当然比我们能力强,影响大,你当然要多做贡献嘛。”
校长:“作为校长,我责无旁贷,招生,我也带头了。”
邱伟:“处在校长的位置上,你的招生工作也太容易了,说一句公不好听的话,你的招生工作轻而易举,只是你的位置决定的,你不用做任何事情,各个中学校长就帮你完成了招生任务,帮你送来了学生。而我们呢,寄信,走访,是苦口婆心一个一个介绍来的,拉来的。结果,我们还完不成任务,还要被扣工资,这太不公平了。”
校长:“意思是你委屈了?”
邱伟:“我们是有委屈,我觉得硬性指标不合理,我个人不接受。”
校长:“那就没办法了,只能按照规矩办,按照制度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