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松看着正在心里碎碎念的妻子,笑道,&ldq;夫人又为容儿相中了哪家的儿郎?&rdq;
陈氏眼睛一亮,&ldq;老爷觉得嘉顺王府的柴林渠怎么样?&rdq;
柴林渠?姜松仔细想了想,&ldq;柴易宽的儿子?&rdq;
&ldq;就是他!这孩子到年就十六了,也没定亲呢。妾身前些日子去长天观,正巧碰到他和她娘。柴林渠长得虎实,一看就心善,柴二夫人为人也很和气,她还主动跟妾身说话,邀请妾身吃茶听戏呢。&rdq;
妻子巴拉巴拉地念叨完嘉顺王府的种种好处后,姜松问道,&ldq;夫人觉得柴二夫人为何与你这般客气?&rdq;
&ldq;因为二弟得了万岁赏识,他们都觉得二弟将来一定是万岁跟前的大红人。&rdq;陈氏笑得极为开心,因为她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姜松点头,&ldq;夫人说得对,是因为二弟。&rdq;
&ldq;因为二弟怎么了?容儿是他亲侄女,二弟待容儿,可一点也不比亲闺女差!&rdq;陈氏立刻道。
姜松颔首,&ldq;夫人说得极是。若李家的小子不成,夫人便跟母亲商量柴家那边能不能结亲。&rdq;
陈氏小声道,&ldq;李正秋也挺好的,就是……&rdq;
&ldq;就是什么?&rdq;姜松坐下吃茶。
陈氏支支吾吾地说着自己心里的想法,&ldq;就是……妾身觉得……李正秋是不错,但他的脾气秉性,或更适合筝儿……&rdq;
&ldq;啪!&rdq;姜松把端起的茶杯放在桌上,声音虽不大,却震得陈氏一哆嗦。姜松静静看着妻子,问道,&ldq;夫人说什么?为夫没听清楚。&rdq;
晚上,姜慕燕与妹妹躺在床上说悄悄话,&ldq;伯母在绍兴时,算是与李家定了口头婚约,等李正秋登门见过伯父,只要伯父不反对,这门亲事就算真的定了。&rdq;
姜留也对这个感兴趣,&ldq;姐姐,你说伯父会同意吗?&rdq;
&ldq;伯父重信,只要李正秋不是很差,伯父就不会反对。&rdq;姜慕燕小声道,U&ldq;伯母若不想结成这门亲事,必定得想法子。妹妹,你看没看到,二姐抱着琴回来时,伯母的眼睛一直在她身上转呢。&rdq;
姜留瞪大桃花瞳,&ldq;姐姐是说?&rdq;
姜慕燕轻轻点头,&ldq;伯母许是在打李代桃僵的主意。&rdq;
&ldq;大伯不会同意的!&rdq;姜留非常肯定。
姜慕燕低声道,&ldq;大伯是不会同意,可我觉得张姨娘不会反对。&rdq;
李家对大姐来说或许已不是一门好亲事,但对庶出的二姐来说,却是好的。李正秋他爹虽然官不大,但却是手握实权的肥差,李正秋还是嫡出,想必人品也不差,若非如此,伯母也不会赞同这门亲事。
话虽是这么说,但姜留越想心里越别扭。姜慕燕也道,&ldq;大姐分明是对李正秋动了心,若伯母真要把二姐许给李正秋,大姐和二姐以后,怕是没办法相见了。&rdq;
姜留连忙问,&ldq;姐姐,那咱们怎么办?&rdq;
姜慕燕抿抿唇,&ldq;我能看明白的事,二姐也能看明白,咱们什么都不做。睡吧,明早还要早起去花园呢。&rdq;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