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鼓宴之后,蒙院再次热闹起来。
宗门须得在官府内登记造册,同样的,武士也得在官府内登记造册。没有身份的武士,只能算是野武士,如今的蒙生都算是野武士。
蒙生通过宗门考核,获得入宗资格后,还得经历几个程序,才能称为真正的武士。那么,仔细梳理蒙生身份转变为武士的流程:获得蒙院出身文书,参加百门大会,得到入宗资格,宗门核对文书信息,宗门与蒙生签契,蒙生回蒙院销结蒙生身份,蒙生向官府报备武士身份,官府授予武牒。
武牒类似道士的造牒、佛家的渡牒、文人的文牒。拥有‘牒’,才具备跨州过郡的权力。没有牒,如果擅自远离籍贯所在州郡,就会被其他州的卫卒驱逐回本郡,更甚者,发配边塞做炮夫走卒。
蒙院里,每个蒙生的身后,都会跟着一个长者。这些长者称为保人,即做保该蒙生平日所表现的德行与出身文书相符。
保人、宗门长老、蒙院教习会对出身文书进行最后一次的确认,然后蒙生与宗门签契。在三方签字和画押之后,契即刻生效。此后,除非蒙生违反宗门中的宗规,宗门无权开除蒙生,保人对此有追究责任,有权向朝廷上书;蒙生同样无权离开宗门,除非与宗门达成理解。
“请保人,宗门长老确认出身文书,是否有缺失、不实、错误。”教习问。
保人、宗门长老同声答:“我方确认文书所载属实。”
三人各自签押,盖上三方的印章。
教习唤来蒙生,“画血押。”
蒙生用匕首割开手指,鲜血渗出,然后手指在三方印章的中间,压出一个清晰的血指印。
契一式三份,分别由蒙生、保人、宗门收好。
三份契分发完毕,教习打开名册,在蒙生的名字上划一条线,再在名字后写上日期。如此,代表该蒙生完成身份销结。
“呈上出身文书。”教习说。
蒙生将出身文书拿出来。教习在文书空白的地方写道:“三方确认,宜授武士身份。”在‘武士’二字上,压上蒙院公印。
保人和宗门各自在出身文书上压上印章。印章必须压在六个字上,压在空白处无效。这么做的目的是防止狡诈之徒作伪。
“恭喜,今日起,你便是真正的武士。”教习把出身文书递给蒙生。蒙生千恩万谢。
下一个轮到赵刃心。
“一个人?”教习奇道。
赵刃心点头:“一个人。”
保人不是不可或缺,没有保人也能签契,但若蒙生与宗门发生矛盾,蒙生会处于完全的劣势。没有保人也就罢,现在赵刃心身后竟连宗门长老也没有。
“印要盖在哪?”赵刃心拿出通体翠绿的玉印章。
具有律法效力的印章,也具有唯一性。武力高强的武士,会获得朝廷发放的,独一无二的印章。印章以玉制为最,金银制次之,木制再次之。这枚玉印代表其主人的身份,最起码有大武的实力。
教习看着玉印,怪叫一声,“莫不是偷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