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改写
军中主帅帐内摆酒为归客送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悠扬的曲子缠绕着塞外的孤烟,婉转,坚韧,悲凉。然而始终化成一个盘旋的空洞,让人晕眩。跳舞的歌妓舞步华丽而寂寞,轻易地掩盖了我浊重的呼吸,我问过一个来自遥远长安的女子:“牡丹花开的时候,长安是不是笼罩在一片绯色的烟雾里?”她底声说道:“这里永远都没有牡丹花,大人,就像这里永远没有春天一样。”
这时我突然回忆起什么,可又立刻忘记。
天宝十三年。
彻骨的寒冷把我从回忆中生生拽了出来,不过是胡天八月,漫山遍野一片萧条的景象,过了一会儿,便纷扬落雪,不过一盏茶的工夫,人间,已是一片苍茫。
寒风凛冽,大雪纷飞,将军双手冻的拉不开弓,都护的铁甲冰冷难以披挂,战士们的斗篷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辕门前,红旗冻硬了连风都无法牵引。
此时此刻的长安城内,正值牡丹花开的时节,我仿佛还能想象出车水马龙的繁华的大街小巷。干净,透明的长安城上一方恒久不变的天空,远远观望长安城,氤氲在一片美丽的姹紫嫣红中。
剽悍的白驹上武公子身披重裘,英气逼人,那一双闪烁着炽热的星眸仰望那一抹阴云惨淡久久凝聚不散的苍穹,似心驰辽远。(维加酒窖-维加文学.ei-)
我知道有个南方以南的都城牡丹年年盛开,于是绯色的烟雾年年升起。
我在北方以北思念长安,日夜思念长安。
武公子即将归京了,终于要会到那个四季温暖如春花丛锦簇的长安城。他将看到,长安的八月是如何隐匿在一片璀璨的嫣红中,热烈儿澎湃。眼眶微微湿润。
……尘归尘,土归土,长安月下,牡丹花上。尘归尘,土归土,南方以南,岁月无边……
--650字
第2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写
三月,拖着舞裙,带着画笔,点缀出了柳如烟,花似锦的春天。
黄鹤楼上,伴着江涛,李白与孟浩然举起酒杯,一饮而下。李白再次酌酒,与孟浩然碰杯:“浩然兄,今日便是你我离别之时,咱们一醉方休,后会有期!”“好,本想邀太白兄一同去广陵的,怎奈太白兄事务繁忙,不能陪同,那就后会有期了!”孟浩然说完,一杯下肚。“哈哈,以后我去扬州,浩然兄可别嫌弃啊!”李白说完,随手折下一枝杨柳,赠给了孟浩然。孟浩然收下后,也摘下一枝垂柳,送给李白,哈哈一笑:“怎么会呢?只怕太白兄不肯赏脸,不愿去扬州呢!我们就此一别吧!”“浩然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李白把柳枝收入胸前,对着下楼的孟浩然挥挥手。
一阵微风袭来,婀娜多姿的垂柳在风中摇曳,柳条拂动着水面,水波纹荡漾着,随着孟浩然的船一同划向远方……(维加酒窖-维加文学.ei-)
友人离别,李白依依不舍,始终望着江面友人在的船上,想起了曾经的种种,即使帆变成了一个小黑点,渐渐消失,李白仍伫立在黄鹤楼上,想着以前与孟浩然昔日的种种,他提笔疾书: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湖南郴州桂阳城南完小六年级:星陨天炎
--500字
第3篇:被白雪覆盖的南京
在大雨倾盆的10号我来到了南京,我十分幸运—第二天便下起了大雪。
一夜之间,南京便一片白茫茫了。屋顶上,马路边,树枝上都被白的的棉被覆盖,就连电线杆上的电线都变成了银白色的琴弦。雪依然在下着,细小的雪花落在手上,带来了一丝凉意。纷纷扬扬的雪花在空中上演了一场绝佳的芭蕾,风儿吹着树叶发出“沙沙”的乐声,为那正在舞动着的雪花伴奏。
瞧!原本枯黄无神的数,被雪花装点成了水晶树。抬头向远方望去,被白雪覆盖的花团宛如一位绿底白花衣的少女,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
雪渐渐停了,我走进院子,与我的小阿姨严星儿堆起了雪人。踩着厚厚的积雪,脚上微微感到一丝凉意。我们先把雪凝在一起,那雪真冰啊,冰的刺骨,但我们依然十分快乐。雪球在地上越滚越大,看着这有我膝盖高的雪球,我欣喜若狂。当我堆完了下半身时,我的小阿姨刚好也堆完了上半身。接着就是拼接工作,上半身重极了,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终于将上半身放了上去,固定完成。最后一步就是装饰了,我们拿来了纽扣做他的眼睛,红色小球做鼻子,还有那胡萝卜嘴巴,花围巾,扫把手和铁桶茂。虽然我们的小手被冻得通红,但却十分快乐。
这真是愉快的一天啊!
东中市实验小学六年级:顾晓滢
--500字
第4篇:改写《沁园春雪》
恍惚之中,天放晴了,一轮红日升起了。晶莹的雪野中,似有百花竞放。这无边的空阔一片绚烂……
中国的北方,一到了冬天,就别具一种风光。仿佛在一瞬间,有一双万能的手,把天地妆点成一个冰雪的世界。到处都是冰在生长,到处都是雪在飘飞,到处都是满眼的纯净透明。似乎整个空间凝固了,时间也因此而停滞不前。到了这个时候,你不由得忘记了你自己,仿佛你就是银冰,你就是那雪,你早已成为那冰雪的一部分而与这个纯白的世界融为一体,直到那春雷来把你唤醒的那一刻的到来。
你就放眼去看吧,那长城的内外,绵绵数千里,你再也看不到第二种颜色。只见一片苍苍莽莽,向着远处延伸,延伸,直到那山与云、与天再也无法分开了,你看吧,平日里,那波涛滚滚的黄河,此刻也停止了它的喧嚣,不见了一层浪,不见了一丝波纹,它只是沉默着,沉默着,仿佛一个思想者,在积蓄着他浑身的力量。你看吧,苍茫的天地间,群山蜿蜒,仿佛有数不清的银色小蛇在欢快起舞;高原起伏,又有无数的巨象在尽情狂奔。好像要和那全能的老天一比高下。
恍惚之中,天放晴了,一轮红日升起了。晶莹的雪野中,似有百花竞放。这无边的空阔一片绚烂……
--500字
第5篇:水墨唐诗300首—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回京》
唐诗内容简介
这是一首绝妙的咏雪诗。
祖国西北的天空飘著鹅毛大雪,北风席卷大地,刮断了大雪染白的野草。像忽然吹来一夜春风,千树万树上的白雪如花开满枝头。雪花飘进珠帘,浸湿罗幕,即便穿著狐皮袄也不暖和,盖著锦缎被也不能御寒。将军的角弓不能拉开,都护的铁甲冰冷但还要穿在身上。浩瀚如海的沙漠纵横百丈冰层,阴沉沉的愁云凝聚在万里天空。中军备酒招待回去的客人,并吹奏胡琴、琵琶和羌笛助兴。暮雪纷纷飘进军营,旌旗冻硬,寒风无法吹动它。在轮台东门送君,大雪覆盖通往天山的路。山回路转,不一会儿就看不见君,在雪地上只留下马蹄的印迹。
唐诗欣赏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澹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水墨唐诗的作者:胡冰彭立
--500字
第6篇: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
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萝衣,白
云堪卧君早归。
这首诗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送刘十六归隐湖南所作。诗八句四十二字,因为其中不少词语的重沓咏歌,便觉得声韵流转,情怀摇漾,含意深厚,意境超远,应当说是歌行中的上品。
这首诗的引人处首先在于一股真情扑人。诗人送刘十六归隐是饱含着自己的感情的,甚至不妨说,是借刘十六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
天宝初年,李白怀着济世之志,奉召来到长安,然而长安“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其十五)的政治现实,把他的期望击得粉碎,因此,不得不使他考虑到将来的去向和归宿。这时他送友人归山,不再是对待一般隐逸的感情,而是惨透着同腐败政治决裂的浓烈情绪,因而感情喷薄而出。
这首诗选用的表情途径,极为别致。诗命题为“白云歌”,诗中紧紧抓住白云这一形象,展开情怀的抒发。白云向来是和隐者联系在一起的。南朝时,陶弘景隐于句曲山,齐高帝萧道成有诏问他“山中何所有?”他作诗答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从此白云便与隐者结下不解之缘了。白云自由不羁,高举脱俗,洁白无瑕,是隐者品格的最好象征,李白这首诗直接从白云入手,不需费词,一下子便把人们带入清逸高洁的境界。
为了充分利用白云的形象和作用,这首送别诗不再从别的方面申叙离情,只择取刘十六自秦归隐于楚的行程落笔。从首句“楚山秦山皆白云”起,这朵白云便与他形影不离,随他渡湘水,随他入楚山里,直到末句“白
云堪卧君早归”,祝愿他高卧白云为止,可以说全诗从白云始,以白云终。我们似乎只看到一朵白云的飘浮,而隐者的高洁,隐逸行动的高尚,尽在不言之中。胡应麟说“诗贵清空”,又说“诗主风神”(《诗薮》),这首诗不直写隐者,也不咏物式地实描白云,而只把它当做隐逸的象征。因此,是隐者,亦是白云;是白云,亦是隐者,真正达到清空高妙,风神潇洒的境界。方弘静说:“《白云歌》无咏物句,自是天仙语,他人稍有拟象,即属凡辞。”是体会到了这一妙处的。
这首歌行运笔极为自然,而自然中又包含匠心。首句称地,不直言秦、楚,而称“楚山”、“秦山”,不仅与归山相应,气氛谐调,增强隐逸色调;而且古人以为云触山石而生,自然地引出了白云。择字之妙,一笔双关。当诗笔触及湘水时,随事生情,点染上“女萝衣”一句。屈原《九歌·山鬼》云:“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女萝衣”即代指山鬼。山鬼爱慕有善行好姿的人,“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汉代王逸注云:“所思,谓清洁之士若屈原者也。”这里借用这一故实,意谓湘水对洁身修德之人将以盛情相待,进一步渲染了隐逸地的可爱和归者之当归。而隐以屈原喻归者,又自在言外。末句一个“堪”字包含多少感慨!白云堪卧,也就是市朝不可居。有了这个“堪”字,“君早归”三字虽极平实,也含有无限坚定的意味了。表现得含蓄深厚,平淡中有锋芒。
本诗采用了歌体形式来表达倾泻奔放的感情是十分适宜的。句式上又多用顶真格,即下一句之首重复上一句之尾的词语,具有民歌复沓歌咏的风味,增加了音节的流美和情意的缠绵,使内容和艺术形式达到和谐的统一。
(孙静)
--500字
第7篇:改写《武陵春》
推开西窗,外边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满地的残花,随风卷动。坐在妆台前,铜镜中那女子是谁?竟然如此憔悴,一头愁丝散乱披肩,拿起故人赠的桃木梳,企图将愁丝梳顺,将愁绪理直,却发现,只是徒劳。“罢了,罢了,即便直了也无人观赏,倒不如随它去了”索性放下梳子,带着三千烦恼丝,转身出闺阁,任其飘飞去吧。
昨夜,不知何时开始下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方人。风中夹杂着丝丝花香,惋惜只为残花香。
风起,风止;裙扬,裙歇;花飞,花落。
她折腰,拾起一片落花,仿佛听到他豪爽的笑声:“汝,是否为落花而哀愁?罢了,春去春回,花落花开,何时不是这样?”
抬起头,那熟悉的背影。他转身——那精致的五官,那挺拔的鼻梁,那深邃的眼睛。“夫人,你看,落红并非无情物,明年春天,它会以别种风貌与春天相会,所以啊,你不要老皱着眉头!看到你那深锁的眉间,为夫心都痛死了!”
她朝他跑去,她想再次靠在他的胸膛,听着那有力的心跳声。她想靠在他的肩膀上,再次体验“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的风情万种。他笑着看着她。抬起双手,准备迎接他的娇妻。当她以为抓到他的手时——却扑空了,他不见了、不见了……
她环顾庭院四周,微微蹙起了眉头,轻轻叹了一口气,幽幽说道:“又只是幻觉,只是幻觉而已。呵呵呵。”国终破,家终灭,雁终过,只留愁绪伴我心。雨,又淅淅地下了,她已分不清脸上的水,究尽是泪还是雨……
泪尚能双,但我能与谁共?
曾听友人介绍双溪春天的美景,我曾想去游览一番,看能否将对他的思念稍减少一点,可是春纵在,与谁同?少了他,再美的景也是过眼云霄吧。罢了,我还是独倚空闺,叹以逝残春把。
望明月,仰头饮。今夜以醉入眠吧!一颗晶莹的水滴从眼角滑落“啪”掉在地上,摔得四分五裂……
他与她共乘一叶扁舟,他在船头,她在船尾。他忧郁的眼神,风雨淡退了琉璃繁华。沉淀了,他目光中的忧伤,仅是几尺之遥,她却不敢走过去,她怕。这又是幻觉,这只是幻觉。比起看不到,她宁愿这样远远看着她……
“夫人,别再为落花而愁……”
任一世繁华绚烂如花
任一地寂寞落寞成秋
……
深圳市龙岗区实验学校初三:陈晓敏
--900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