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茶的功夫,汪县令进来禀报人马已齐备,狄宗随温开和汪县令出了县衙大门,见县尉已带领几名精干的衙役候在一旁。汪县令一脸殷勤的说道:“蒲台村屡发凶案,下官担心刺史大人与狄大人的安全,特命县尉率队护卫。赵县尉和手下这几位都是衙署内的好手,其对蒲台村也很熟悉,可以充当向导。”温开满意的嗯了一声。狄宗想到那人面妖猴杀人的案子就是这位县尉带着人巡山搜捕的,待会儿寻个时机好问一问当时的情形。
众人上马,赵县尉一马当先引着众人往蒲台村而去。出城沿大路先往西走,一炷香的功夫道路逐渐转南,四周的景色也变了,方整的农田变成了果林,道路两边出现了起伏的小山包,树木繁盛,郁郁葱葱,不时传来鸟鸣声。又走了半柱香的功夫,两边便已是高山峻岭,路也变窄了许多,众人不由得放慢了速度。“大人们,马上就到了!”赵县尉回头喊到。果然,沿着蜿蜒的山路拐过一个弯,一座规模颇大的村子赫然出现在众人面前。众人打马走进村子,狄宗见这蒲台村前低后高,一条小溪围绕村子的外围而过,几名正在溪边洗衣的村妇不时瞥他们一眼然后聚在一起悄悄的议论着什么。村子周围是几片不大的农田,狄宗的目光越过农田投向不远处的大山,那万壑绵延的山中不知是否还藏着那只人面妖猴?是否还隐藏着其他的秘密?须臾,狄宗将目光转回村子,能看到他们所走的道路直穿村庄,消失在后边的山林间。路上三三两两的村人见到大队的人马赶紧散到道路两旁,有些惊恐的望向他们。“大人,前边就是申家庄了。”赵县尉指着村庄高地上的一大片建筑说。那庄子在村子最东头,再往后便是山了,虽只见得飞檐顶瓦,但那规模形制一望便知主人家财力不俗,走近了,狄宗才看得真切,不禁赞叹好大气的庄子!
庄门前站着一群人,为首的是位体态略显臃肿的老者,穿着宽大的袍子,身边是位打扮华丽的夫人,双手轻轻搀扶着他,看上去比老者年轻许多,另一边站着一名衙役打扮的汉子。三人身后还有一位小姐模样的少女,身边也有丫鬟陪侍,另有两个仆人站在更远处。
众人来到庄前下马,那名衙役立刻上前单漆跪地行礼:“卑职蒲台县捕头张方拜见刺史大人。”汪县令介绍道:“大人,这就是卑职刚才提到的张方张捕头。”“张捕头免礼。”温开让他站起来,张方将身后的老者引荐给众人,原来这老者就是申家庄庄主申廷旭,老庄主在他的夫人——那位比他年轻许多打扮华丽的美妇人申氏的搀扶下拜见了温开等人。“刺史大人与诸位大人光降寒舍乃是鄙人的荣幸,老朽已略备粗茶淡饭,请诸位大人移步。”申廷旭颇有长者的风范,引领众人穿过大门进入山庄之中。
只见山庄古朴典雅,院内古树参天,看得出那些树未过多修剪,顺其自然的生长着。走在庄中就好像身在树林一样,与远处的山林恰似融为一体。沿着游廊穿过一道门,便看见一汪小池,池边建有假山,山上修有一亭,亭上有匾名曰“听风”。申庄主不顾年迈不便,执意引众人上山一观。狄宗站在山顶的亭子里居高临下举目远眺,大半个蒲台村的风景尽收眼底。山庄的每一处都透着气派、秀丽、清幽,.knsh.颇有魏晋大家隐士的风范。大家纷纷赞叹,申庄主频频捋须,颇为得意。随后他引众人来到池边的一桩房屋,房内熏香四溢,美酒佳肴早已摆好。申庄主将温开让于主座,温开再三推辞不过,便坐下了。
“这蒲台村也没什么好的,只有一些山味鱼鲜,还望各位贵客不要介意。”申庄主端起酒杯敬了众人一杯,旁边的夫人低声劝他不要再喝却被瞪了一眼,不再说话。虽然申老庄主嘴上这么说,但是这桌上的菜肴却十分丰盛,特别是有一种鱼肉饼狄宗第一次吃到,那饼子的馅是腌过的鱼肉和蟹肉剁碎了混在一起被薄薄的脆饼包着,咬上一口满嘴的鲜香。除此之外,烤鹌鹑、烧鱼头、葱爆羊肉等也让奔波一上午的众人食欲大开。
酒足饭饱,申庄主让仆人将席撤下,换上茶水。狄宗心中挂念着案子,便开口询问丁二的下落,老庄主神色黯然道:“回这位大人,丁二仍不见踪影。”汪县令忙换来张捕头,张捕头说他们已经搜索了大部分地方,只剩下神猴祠堂所在的“三道梁”还未搜过。听到“三道梁”,申庄主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妙表情。狄宗敏锐地观察到了老庄主的微妙变化,提出此时刚过未时,适宜带领大队人马上山搜寻。温开本想随他一起去,但是被狄宗拦了下来,他是刺史,正四品的封疆大吏,万一出什么事谁也交代不了。在狄宗等人的劝说下,温开这才同意留在庄中等待消息,同时命人将妖猴一案的卷宗拿来,申家本就是原来担任祭祀的祀主,他便邀了老庄主一同探讨这神猴的来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