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很简单,就是烧饼配米汤。
烧饼是一块钱四个的那种烧饼。
米汤是从老家带过来的小米熬出的米汤。
也没有什么蔬菜,但是对宁桂东一家来说,这样朴素的晚饭已经算丰盛了。
邻居们吃得晚饭也是那种水平,所以他们也不觉得晚饭有什么简陋的。
还有连晚饭都吃不上的人呢。
零几年的时候,能解决温饱问题就不错了。
那时候的人都很乐观,经常说什么“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这就是先人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吧。
贫富差距不大,都是穷人也就不觉得自己穷了。
......
晚饭很简单,所以他们吃得也很快。
吃完饭后,宁文山继续听流行音乐,而潘美丽收拾了碗筷之后就拿出织毛衣的木针织毛衣。家里没电视机,也没电脑,所以宁桂东父母亲的娱乐活动也很简单。
宁桂东则开始了他的战斗。
所谓战斗就是打坦克。
其实也就是过游戏关卡,但是他连bss都见不到,所以只能反复地操控他的坦克殴打小坦克。。
他刚开始玩游戏机,他的手指不听他的使唤。
宁桂东小时候是个左撇子,就和他爸一样,做什么事都喜欢先用左手。
但是吃饭的时候潘美丽强行使用某种手段把他的习惯改正了过来。
所以宁桂东左手已经有些退化了。
而且游戏手柄和掌上游戏机把方向键设计到左边是按右撇字的习惯设计的。
一来而去,最后宁桂东的两个手都不怎么灵活。
这就导致他左手按下方向、键操控他的坦克时,他总感觉他的手不是他的手一样。
九零后玩得游戏机是黑白屏幕的。
其实说黑白屏幕也不准确,那种屏幕给人的观感时“黑灰屏幕”。
屏幕上的颗粒感很厚重。
游戏机关机之后都可以看到屏幕上一粒一粒的像素灰块。
每个像素有一平方毫米那么大。
通上电之后像素的灰阶会发生变化,从灰色变成黑色。
再仔细一看,像素也不是简单的实心,而是是一个黑色的方框包着一个同心的黑色实心的正方形色块。
方框为“囗”,方块为“■”。两者的几何中心重合到一起,即同心地组合到一起就形成了屏幕上的像素点。
见过的都懂,没见过的发动脖子以上的部分想象一下也很快就能明白了。
那种屏幕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液晶两段施加电压之后,液晶晶轴会变化。
液晶晶轴的变化使得具有偏振光的特性的入射光线偏振方向偏转九十度,然后入射光就透不过液晶了,液晶就不透明了。
这是高中生都知道的原理,很好理解。
但是还是小孩子的宁桂东没学过啊,就觉得游戏机上的屏幕很神奇。
小孩子都是有好奇心的,虽然好奇心并不怎么持久。
宁桂东观察了一会屏幕,看不出什么所以然,就继续玩游戏。
他玩游戏进度很慢。
首先就是他只会左手死死地按住方向键,右手只会快速地敲击旋转键位。
打坦克那个小游戏的其中一条机制就是长按方向键会导致坦克加速。
所以他操控下地坦克就像个无头苍蝇一样横冲直撞。
运气好能消灭几个地方炮灰,运气差了就直接撞别人枪口上了。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有时候会找不到自己在那里。
这是敌方坦克的样子:
0■0
■■■
■0■
很像汉字的“凸”。
■——表示屏幕上的像素是黑色。
0——表示屏幕上的像素是浅灰色。
而玩家的坦克正中心的方块以很高的频率不停地闪烁,就会在两个形态之间不断地切换。
就和下面一样。
0■0
■■■
■0■
以及
0■0
■0■
■0■
肉眼只能看到中间的方块变成了黑色。
宁桂东乱按一气,玩了很久才知道怎么分辨出他自己的坦克。
他很激动,他觉得自己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正当他兴奋地准备继续探索游戏和游戏机的奥秘的时候,他父母提醒他睡觉了。
宁桂东是个乖宝宝,虽然想继续玩,但是他还是放下了游戏机。
灯灭了。
一家三口就挤在不怎么大的床上。
宁桂东的父母白天工作很累,没一会就睡着了。
躺在靠窗一侧的宁桂东却睡不着。
他的游戏机就放在他的枕头边。
他用被子捂住游戏机,然后右手伸进被子摸索开关键,摸索了一阵子,听到一声电子音,他立马按旁边的声音键把游戏机的音乐关闭。
做完这一切,宁桂东扭头看了下父母。
都睡得很死。
所以没注意到他的小动作。
他心中大定。
然后掏出游戏机,准备大战一番。
结果发现游戏机上的黑白显示屏到了晚上根本看不清楚。
他不知道为什么屏幕不亮。却仍然没有放弃。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他把屏幕对准窗外射进来的月光,然后借着月色勉强能看到屏幕上有像素在闪动。
他慢慢地从被子里抽出身子,动作很轻微,生怕惊醒旁边的父母。
因为三人共用一条被子,随便一个人一扯被子就能把其他二人惊醒。
而且半夜偷偷起来玩耍是一件见不得光的事情。
他胆子小。
他很害怕。
宁桂东蠕动了很久,才终于坐了起来。
然后才开始了愉快的战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