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董承府内,得知此事的董承也不免有些生气。谁都知道此时的皇帝处处被曹操监视,自己轻易去见,定会被曹操发现,如此便有暴露的风险,且如何将其带出也是一个大问题。不知如何是好的董承只好将吴子兰三人请来,让他们一块想办法。
“将军,吾有一想法,诏书乃柔软之物,可将其缝于衣物内,陛下再以赏赐为名,将其赠给将军,将军便可不会惊动任何人而将其带出。”
“此法甚好,吾这便进宫,向陛下言明此事。”
董承于是一路急赶,很快便见到了皇帝。正在与皇后闲聊的皇帝见其神色慌张,于是问道:“舅舅可是有事?”
董承走到皇帝身边,轻声说道:“陛下可有隐秘处供我等谈话?“
听着董承此话,皇帝也知定是有极为重要之事,很有可能是王服等人传赖消息。皇帝于是用眼神示意伏皇后,其也表示明白。然后便带着董承到了自己如厕的地方,一脸不好意思地说道:“时局艰难,舅舅勿怪。”
董承看着眼前这个刚刚二十几岁的外甥,无论是出于亲情还是忠义,皆不免有些哀伤,然后带着一丝哭腔说道:“是臣无能,竟让陛下沦落此境!”
或许是由于自己自上任以来便一路坎坷,对于这些事早已看开了,所以表现出来的是更多的稳重,但内心的孤独与悲凉往往便隐藏下去,只在自己一人时才会爆发出来。
“说这些没用的干什么,舅舅此来定是有事吧?”
董承擦擦眼角的泪水,高兴地说道:“陛下,王服传来迷信,言刘备已经答应起兵,陛下,您主持朝政之日就要来了!”
皇帝听到此话,泪水突然便如泉水一般涌出。饶是经过众多场面的他,此时也不免有些兴奋。从董卓到李傕郭汜,再到曹操,他一直都在压抑自己,不敢表露半点自己内心的想法,有时候自己都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木偶,任人摆布。
若是有一天有人告诉他只要放弃自己的位置,你想干什么便干什么,他一定不会犹豫。因为这个位置实在太难了,有时压得他都喘不过气来。所以在当初董承等人寻求他的帮助时,他能毫不犹豫的答应,他太想逃离这个魔爪了。
他不知道刘备,不清楚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只知道刘备是汉室之后,但仅凭这个,他依然不会相信刘备,毕竟刘表刘璋等人还历历在目。他信得唯有董承一人,他知道董承是他的舅舅,只要自己活下去,大汉还在,董承就不会放弃他,一荣惧荣,一损惧损。他这才会毫不犹豫地答应董承。
但此事最终又需要刘备,但自己刚开始便对其没有充足的信心,毕竟自己在朝堂之上也听众人说过,刘备数次与曹操战,皆落败。他以为刘备会因这些而对曹操心生恐惧,不会答应此事。但又因为种种原因,他又对刘备心存侥幸。如今得知刘备愿意出兵,自然喜极而泣。
董承看着眼前这个哭的涕泪横流的外甥,也感到十分心疼,看着其缩成一团的身体,便走上前去,小心抚慰着。
“陛下,这些年来,您受苦了。不过这天终是要晴的,大汉也会在陛下的手上再次中兴的!”
二人就这样待在一起,双方谁也不说话,只有手掌摩挲的声音与时不时传出的哽咽声。就这样不知持续了多长时间,屋外的莫些人见董承进去如此长的时间,便隐隐有些觉得不对,于是便将此事汇报了上去。曹操虽认为其不会今日便将诏书带出,但保险起见,还是出发前往皇帝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