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祖迎怔怔的看着延觉和尚,思考着对方的问题,顿了片刻开口道:“我认为,世界上永远不可能有绝对的平等,但是相对的平等却是必不可少的。”。</p>
延觉和尚没有点头,却也没有摇头,云淡风轻笑道:“那在你的眼里,这里,和外面存在平等吗?”。</p>
覃祖迎摇头,语气忽然变得很沉重道:“贫民区的存在,首先是每个发展中国家都避免不了的问题,可是把这里隔离起来,却是一个非常错误的选择!尤其是眼下的这里,似乎已经被国家放弃了,这样不好……更没有任何平等可言!”。</p>
延觉和尚呵呵笑出声来,点了点头,却又摇了摇头道:“覃施主,其实你并没有理解众生平等这句话的含义!</p>
在贫僧看来,贫民区的人们和外面的人们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完全平等的,因为大家都活着,活着,就是一种平等。</p>
在你的眼里,或许觉得贫民区的生活称得上是水深火热,且苦不堪言,可是佛说,众生皆苦,在我看来,外面的人们似乎更苦!”。</p>
覃祖迎皱眉,不解问道:“哦?大师此话怎讲?”。</p>
延觉淡笑,喃喃道:“一日三餐不愁,有车,也有比这里环境要好许多倍的房子,有固定工作,享受法律上的绝对保护。拥有这样生活环境的人,假如从今天开始,让他们每天三顿饭都只吃馒头,你觉得他们会愿意接受吗?”。</p>
覃祖迎皱眉摇头,眯着眼睛看着一脸淡笑的延觉和尚,而延觉和尚则是依然保持着天塌了似乎都不会皱眉的笑容,继续说道:“可是在这里生活的人会!对于贫民区的人而言,别说是一个馒头,就算是顿顿有粥喝,能吃饱穿暖睡上安稳觉就是一件很值得快乐的事!</p>
可是外面的人不会,所以,若论苦,外面的人似乎更苦,因为外面的人有太多距离自己太远的欲望,为了追求这些欲望,他们会很轻易的忽略掉身边那些很简单,却又能让人快乐的事。</p>
苦,是一种心态,并不是一种生活状态!”。</p>
覃祖迎默认点头,内心深处却又有着些许疑惑,皱眉不解问道:“延觉大师,请恕我冒昧,如果我感觉没错的话,你应该在跟那个穆洪鑫合作做些什么事,虽然我不清楚你们究竟在做什么……</p>
但是,我感觉这些事应该和欲望有关,这其实正是我不解的,假如以你的身份和心态来看,生死都应该是一件自然的事情,既然如此,那又何来欲望呢?”。</p>
延觉和尚用认同的眼光看了一眼覃祖迎,点头笑道:“你说的对,佛说一切随缘,万念皆空,在你们的眼里,像贫僧这种出家人是不应该有欲望的。</p>
可是,贫僧是佛陀的追随者,却并不是佛陀!贫僧的欲望来源于不舍,因为在我的眼里,佛教信仰对众生来说,虽称不上是绝对大善,却也一定不是大恶的存在!</p>
从佛陀的视角来看众生,善恶就像是天与地,只有共存才能形成一个活的世界!二者缺一不可,天生相克,却又要必须平衡而共生!”。</p>
覃祖迎没有插话,一脸认真保持着聆听的态度,延觉和尚面带微笑顿了片刻,继续道:“平衡,才能成就不灭,然而现如今的贫民区,显然已经严重失衡,虽说任何一种事态的存在都应该是有它存在的自燃性。</p>
可是贫僧仍旧只是一介凡人,贫僧也会有欲望,这些年来,贫僧眼睁睁看着少林寺日渐衰败,时至今日已经是即将寂灭,贫僧心有不舍,所以,贫僧想要改变这一现状。”。</p>
“违背自然?”。覃祖迎忽然无意问道。</p>
延觉和尚扬起下巴淡笑,平静应道:“何为自然?自然即是存在,即是发生。贫民区的存在是自然现象,阿虎那一股恶势力的存在属于自然现象,师父的死属于自然现象,少林寺走到今天属于自然现象。</p>
你经历了一次劫难却侥幸未死,这是自然现象,三十年后的今天,你遇到了你以为死掉的恩人,这还是自然现象。</p>
倘若在佛法中,生死灭存以及上面贫僧所说的一切都是自然现象的话,那么贫僧试图改变的念头和行为,也是一种自然现象。”。</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