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小郎!”
李迎在长安城门下站了片刻,舒缓了自己对这座古都的憧憬之情后,便准备踏入,史书虽然记载详细,但比亲眼所见带来的震撼还是要差了不少。
只是李迎腿还没抬,却突然被以为守护城门的士兵给叫住了。
“对,就是你,小郎别乱看了。”士兵指着李迎说道:“过来!”
李迎有些不解,如今虽才初唐,但国力越渐恢复,百姓生活也有提升,国库也算充盈,这长安城应该是不收过门费的啊。
在唐朝,“大人”一般是对父亲或是长辈和有名望的人说的。李迎自然知道,虽然他到是对“大人”这个称谓并没什么感觉,但唐朝人如果听到陌生人如此称呼自己,只怕也会十分诧异,所以李迎脑海中对唐朝士兵的称呼从“大人”改变到了“官爷”。
“这位官爷!找我有什么事吗?”李迎上前回答,表现还算尊敬,自古民不与官斗,何况李迎还是个黑户。
“没多大事,小郎也不要紧张!”士兵道:“就是要问小郎几个问题。”
“官爷请问!”
士兵说道:“我看小郎在这门前驻足探望实感陌生,小郎应该不是本地人吧?”
“的确,我刚从外地过来!”李迎回答。
在唐代,平民虽然不会同有官阶的人一样拥有代表身份的鱼符,但每个平民都会在出生之时被当地官府记录在册并颁发加盖了官印的户籍录,尤其在唐代,户籍记录制度十分森严。
但也有例外,古代不比现代,交通都还十分不便,更别说网络。这个时代也有许多人从出生到长大却一直没有户籍的,这些人一般都是在人迹罕至的乡下地区,几户成村的生活着,更何况大唐初立,虽然已经五年了,但以古代人的办事效率,这户籍重新登记的工作,却还没有全部完成。
李迎便有这个念头,如果这士兵询问自己的户籍问题,自己就以此为借口。
“从那来的?户籍在哪?来这里干什么?”士兵也没有过多的废话,直接就是三个问题一连抛出。
好在李迎早有准备。
“我是从陇西过来的,是陇西成纪人,自幼在村中长大,离府衙太远,所以便一直没能登记户籍,这次是因家中缘故,这才离家远行,来到长安。”
“陇西的啊,这一路到是够走的了。”士兵看着李迎一副少年模样,却能独行百里也算是有魄力了:“不过要想在长安城某事,没有户籍却是不行的,你先在我这里登个记,然后三天之内去长安城府衙里记录户籍,以后出行其他地方也要方便许多。”
李迎以前看过不少古装剧,所以一直觉得在古代看守城门的士兵都不是善类,但如今亲眼一见后,却发现那些古装剧有点夸大其词。
“谢军爷提醒,待我安顿好之后,立即去记录户籍。”
李迎回答完后,那士兵让李迎登了个记便也没再盘问他。
随后,李迎这才一脚踏入这千古名都,天子首府。
长安,在唐朝以前便多次被当做首府,其中繁荣自然不容小觑。
李迎才刚刚踏上主街,便被这异样的风情所深深吸引,这是横店那些仿照的古代街景所不能比拟的。
天子脚下,治安稳定,李渊立唐以来有注重强国,所以这长安城的经济发展尤为迅速。
整条街道,各类小贩吆喝不断,米铺、布庄、酒楼更是门庭若市,李迎更是新奇的发现了几处烟花场所,人流涌动,毫不热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