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亨利甚至在媒体上嘲讽阿森纳:“4000万+1磅报价苏亚雷斯,阿森纳想ph?”
亨利摆明态度坚决不放苏亚雷斯走,不准备和阿森纳谈判,摆明了不和他好聚好散。
牙牙好无助。
因为焦虑,他把家里的椰子都吃光了。
按照常理,吃瓜群众的记忆只有三秒。
等新闻热度过去了,球迷的火消了,该干嘛干嘛,苏亚雷斯就可以筹备转会了。
可变数再次出现。
《太阳报》锁定了苏亚雷斯,各种内容输出,想让他身败名裂。
《太阳报》是最不受利物浦球迷待见的报纸。
可在苏亚雷斯转会事件上,不仅和利物浦官方立场保持高度统一,还专门开辟了专栏,邀请利物浦球迷踊跃投稿,留出大量的报纸版面供利物浦球迷宣泄不满情绪。
《太阳报》是英国销量最高的商业报纸,是保守派蓝领最喜欢看的报纸,只是在利物浦遭到了近乎全面的封杀。
《太阳报》被默西赛德郡排斥是有原因的,希尔斯堡惨案发生时《利物浦》没有公正报道。
《希尔斯堡惨案》是世界足坛历史上最惨烈的一次球场悲剧。
由于警方指挥不当,一处只能容纳两千人的站台挤进了5000多人,大批球迷被死死挤在铁丝网上无法呼吸,身后的球迷又踩着不知道是活人还是死人的身体翻越铁丝网,从而逃生。
整个事件过程中,警方没能及时打开铁丝网,并且后续的救援工作相当混乱。
这件惨剧直接导致了英格兰所有球场取消了站台和铁丝网,从此球迷只能坐着观看足球比赛。
这件明显存在警方严重失职的恶性事件,当时定性为意外事故,无人须对此事负责。
《太阳报》主笔麦肯齐授意刊登了这样的报道《球迷翻死者钱包》、《球迷朝着勇敢的警员小便》、《球迷痛打正在做人工呼吸的警员》、《球迷亵渎尸体》,《太阳报》极力抹黑利物浦球迷,称这是一场球迷醉酒酿成的惨剧。
惨案中有96名利物浦球迷丧生,其中年纪最小的球迷乔恩年仅10岁,他的表弟就是日后利物浦的传奇队长杰拉德。
利物浦球迷承受了冤屈,23年后英国首相才代表政府公开道歉,利物浦球迷得以昭雪。
《太阳报》从此成为这座城市最不受欢迎的报纸。
出于市场,不对,出于歉意,《太阳报》为挽救岌岌可危的信誉作出了很多努力。
比如:愿意为深患癌症的利物浦球迷刊登广告众筹医药费,但被拒绝。
因为这名利物浦球迷宁可死也不愿意将自己的真实信息和照片刊登在《太阳报》的版面上。
怂恿利物浦球员在《太阳报》上开专栏发表文章。
《太阳报》为欧文开专栏被证实是谣言,但欧文还是名利物浦球员时,的确在《太阳报》上刊登过广告。
《太阳报》本身就是流量至上的厕所报纸,观众喜欢什么就报道什么,不需要中立客观,在新闻真实性上是业界的耻辱,但在八卦绯闻编故事煽情上绝对是专业的。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形容《太阳报》太合适不过。
利物浦越不鸟《太阳报》,《太阳报》越舔得厉害。
《太阳报》太清楚利物浦球迷喜欢看什么。
《太阳报》的主要受众就是蓝领,利物浦是工业城市,最不缺少蓝领。
读者的三观、阅读喜好、阅读习惯,《太阳报》通过受众分析,一清二楚。
只要刊登的报道能引起利物浦球迷共鸣,就是成功。
于是《太阳报》表现得比利物浦球迷还愤怒时,利物浦球迷不适应了。
要不要偷偷买份《太阳报》看看?
利物浦本地报纸《利物浦回声报》见苗头不对,连忙跟上。
《太阳报》发五篇关于苏亚雷斯的报道,我《利物浦回声报》就要发十篇,大你。
各种小道消息,w.uknshu.m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足坛名宿、线人纷纷出现。
洗稿式报道,“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的自媒体报道,一拥而上。
苏亚雷斯悲剧了。
苏亚雷斯震惊了。
他只是一个心怀足球梦想的小男孩。
他希望去更大的欧冠舞台展示自己的球技。
他苏亚雷斯何德何能享受如此待遇?
谁还没有点黑历史了。
英格兰媒体要给他全抖出来。
牙牙怕了。
不敢不体面的离开了。
正当苏亚雷斯准备向俱乐部服软,归队训练,再请俱乐部公关部门帮忙出面辟谣,挽救自己的名誉时……
他接到了俱乐部的通知。
新老板克伦克即刻上任,约翰·亨利远走美利坚。
???
苏亚雷斯愣住了。
恰巧此时一辆崭新的法拉利F430停在苏亚雷斯柴郡的豪宅门前。
杰拉德提着一袋新鲜的椰子下车了。
杰拉德是利物浦传奇队长,他是来给苏亚雷斯做心理工作的。
不可否认,利物浦阵中除去杰拉德的地位不可撼动,苏亚雷斯就是利物浦此时的头号球星,苏亚雷斯在进攻端的贡献无人可以替代。
“牙牙快开门,我给你带来了新鲜的椰子。”
苏亚雷斯打开大门,给了杰队一个大大的拥抱。
杰拉德皱着眉头笑道:“牙牙可是想通了?”
苏亚雷斯摇摇头,笑得一脸灿烂:“杰队,要不我们一起转会去阿森纳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