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小南,你今天中午就没有吃什么东西,林姐姐弄的饭菜不合你的口味吧?”
“不是,中午吃的好,晚上又麻烦姐姐了。”南怀瑾赶紧说。
“我就是搞的农家饭,像你这样城里的人只能说不挨饿,我就满足了。你受委屈了我也没有办法。”林诗韵谦虚地说。
“没有。赵校长,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南怀瑾试探着说。
“什么问题你尽管说,有什么不清楚的尽管问。”赵校长说。
“哪我就冒昧地问了。”南怀瑾鼓足勇气地说。
“你和钱主任是不是不和呀?”
赵校长和林诗韵两人一时无语,黑暗中南怀瑾也能感觉到自己问了一个不该问而且又很敏感的话题。这要人也很不好说。南怀瑾见赵校长和林诗韵互相看了一眼。
“这个话题其实不新鲜,我们面和心不合在杨柳小学是公开的秘密。就是教育组领导也知道。”赵校长说。
“哪为什么还在一起搭班子,调任何一个人离开杨柳小学不就解决了。”涉世未深的南怀瑾又问了一个初级的问题。
“你应该知道我和钱主任都是民办老师。民办老师的工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公社发的生活补贴。这无所谓。另一部分是生产大队发的,这占工资的绝大部分。民办老师是服务自己生产大队的,你如果到另一个学校任教,你的待遇就该那个学校所在的生产大队负担。你想,民办老师虽不是什么香饽饽,但对于一个人来说有份稳定的工作总是心里踏实一些。所以这样的好事是不会让一个外村人去享受的。”说到这赵校长舒了口气。
“那就辞掉他呀。”南怀瑾说出这句话就有些后悔了,这砸人家的饭碗的主意不该出自自己之口,也是由于自己“救主”“护主”心切。这可是人际交往的大忌呀。露出了自己狭隘的胸襟。
“这也不是我这个校长的权限。我们这些学校的校长是没有人事权的。要不然你看我们学校的教师队伍会成这个状况。我们大队就有一个回乡的青年,高中毕业,由于家里很穷,考取了大学无钱上学,只好回来务农。我们很想请他来学校任教,他本人也非常愿意,可是就是没有位置。岗位有,编制却没有,人家占着茅坑呢,你说他不拉屎,他说他积劳成疾,便秘呢。你把他奈何。他如果有关系也好呀,可是他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后来大队陆陆续续回来一些有水平的高中生就是进不来。”赵校长叹口气,满脸的无奈就是在夜色下南怀瑾也能看到!
“唉!”南怀瑾听到这里也只能叹口气,原来如此,学校也并非净土呀。南怀瑾在读小说是看见有篇小说描写校园生活是这样的:初夏的傍晚,放学了,校园逐渐安静下来。高大浓密的梧桐树用它茂密的枝叶遮蔽出一大片一大片的阴凉。只见一个年轻的女老师穿着一身白色的连衣裙,束着腰的连衣裙更加衬托出这女孩高挑的身材。她左手提着一把椅子,右手提着一把六弦琴走来,在微微的晚风吹拂下,裙裾微微飘起,似仙子一般飘逸。在一片阴凉的中间她放下椅子,用左手轻按白裙,缓缓坐了下来。用阿拉伯坐姿弹起六弦琴。校园非常静谧,琴的乐声音量虽然不大,却传得很远。“叮叮咚咚”的仙乐伴着飒飒的晚风飘向远方,十分悦耳。……
这个画面让南怀瑾十分向往,他以为学校是象牙塔,是净土,是人间仙境。可只短短的一天所发生的事情让他有种崩溃的感觉。他觉得是不是自己上了恩师古秋月老师的当。当时自己高考成绩是可以不读师范的,只不过老师的蛊惑加上上面意境的向往,美好的让人憧憬不已!填报高考志愿时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师范,而且从第一志愿到调剂志愿。
“还有一点,这就有点不该说了,一般情况上面的领导不喜欢自己的下属单位负责人之间很和谐,团结。”赵校长接着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