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偃和郭开回到赵国。赵国丹一高兴就让公子偃参与朝政,封郭开为上卿。
令,郭开负责黑石{即煤炭}开采。
赵国每年需要向秦国提供,黑石200万担,绿矾石2万担、硝2万担,木炭5万担,铁矿石2万担、铜矿石2万担、萤石2万。
第一个月就要提供40万担黑石。
郭开征调了50万民夫,参与矿产资源的开采。
黑石开采非常容易,40万担马上就好备齐了。
郭开为了讨好赵王丹,非常卖力。
此时正是冬季,虽然这个月下雪次数减少,但是依然寒冷。
零下20度的环境下,很多民夫苦不堪言。
冻伤者不计其数,即使是下雪天,下雨天,郭开依旧要求上工。
郭开申请到了5万士兵,对民夫进行奴役性管理。
民夫吃的是米汤,干的是重活,本来还有些肉色的民夫,短短半个月,都是瘦骨嶙峋,面白如纸。
半月时间就冻死,累死超过1000人。
赵王丹的桌案上堆满了弹劾郭开的奏章。
这都在赵王丹的预料之中。
他毫不在意这些,每次朝会都说起40万赵兵被坑杀的事情。
大臣们也不敢再多言了,为了不继续损耗赵国的国力。
大臣们都同意向燕国出兵,抢燕国的百姓来替赵国人开采矿石。
此时正是寒冬腊月,武器是没有生命的,比冰块还冰冷。
刀枪剑戟暴露在空气中,1个小时就会结冰,变得异常沉重。
邯郸城外,赵国军营里。
廉颇老当益壮,亲自带着士兵们,一起日夜操练。
廉颇全副武装,盔甲头盔齐全。
胡子结起了冰霜,头上冒着水雾,水雾在头盔上面已经结冰了。
廉颇知道,每耽误一天,赵国可能死上百民夫。
他心如刀绞。
他爱兵如子,却心急如焚。
“士兵们,我们赵国的强大就靠你们了。秦国有百战老卒,我们赵国就要有虎狼之师。你们就是我赵国的虎狼,有了你们,我赵国必定一统天下。”
“你们将是精兵中的精兵,你们就是我赵国的钢铁洪流,我赵国能否强大,就靠你们了,你们有没有信心。”
10万赵国士兵,齐声呐喊。
“有,有,有!”
这样的训话,廉颇每天都重复3遍。
惊涛骇浪般的声音,也被别国的密探听到了。
赵军没有在冬季做过大规模的征战,所以这次的特训是必须要做的。
为了让对战燕国的时候少死些人,不得不冒着雪雨操练。
这样才能磨练士兵的意志和体魄。
赵国丹这次也是下了血本了。
征调了10万妇女,照顾每个士兵的起居。
士兵只要下了操练场,就有专门的人侍候。
碳火,干衣,美酒佳肴,美人在怀,非常温馨。
这是将军才有的待遇,士兵们也知道这一战的重要性,个个都是雄赳赳,气昂昂,士气暴涨。
对赵国来说,这点投资根本不算什么,花的都是本来应该送给秦国的金银而已。
所以赵王丹一点也不心疼。
只要能一举打败燕国,什么都是值得的。
.....
燕国蓟城,燕王喜收到了暗探的奏报,非常慌张。
燕国在九洲大陆的北部,土地广袤,人口众多,但是燕国没有经过变法,制度落后,管理松散,地主豪强割据严重,百姓贫困。
不过赵国的百姓,和赵国百姓一样彪悍,单兵的作战实力也不可小视。
这也是春秋战国几百年了,燕国还存在的原因。
到了燕王喜这一代,甚至连韩国,魏国都不如了。
拿的出手的谋士一个都没有,大将也只有剧幸勉强还凑合。
剧幸是一个出色的将军,身高9尺,身材魁梧,满脸横肉,容眉大眼,大片的络腮胡子,非常有男子气概。
谋略也算顶尖的,统兵有方,手下各个骄勇善战。
可是人比人,气死人。
剧幸与廉颇这种超级名将相比,却是渣渣了,不可能有丝毫的胜算。
剧幸此人,武功高强,单打独斗从没遇到过敌手,认为廉颇老矣,不过如此,还是很有信心一战的,并发誓一定要打败廉颇,一战成名。
燕国高层如果有个聪明人,那就是太子丹了。
太子丹知道廉颇是百战老蒋,剧幸如果与之对战,必败无语。
太子丹和嬴政,曾经同在赵国为质,一起生活了很多年,并结拜为异姓兄弟。
太子丹比嬴政年长,还是嬴政的大哥。
嬴政知道自己的身份后,答应过太子丹,此生会帮助太子丹登上王位,并答应保护燕国,不会进攻燕国。
自请出使秦国求救兵。
燕王喜自然求之不得,马上答应。
......
齐国是安逸的,没有战争的威胁,只是秦国远交近攻的受益者罢了,此时的齐国,国力羸弱。
自从公元前284年乐毅破齐连下秦国73城,齐国就一蹶不振。
齐国的最后一任国君,齐王建是个好色之徒,贪图美色,无心朝政,导致大全旁落,国政由丞相后胜把持。
后胜又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长期以来都收受秦国的贿赂。
后胜制定休养生息的国策,不参与列国纷争,齐王建居然同意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