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军本来就只能和宋军僵持而已,背后被捅了一刀,立即阵型大乱。
阵型一乱,辽军的溃败就不可避免了。
所谓兵败如山倒,败势一旦成型,那就谁也没办法了,孙武复生都没用。
最后,三万辽军被留下了一万多,大多数还是跑了。
没办法,辽军大部分都是骑兵,逃跑的时候特别快,宋军想追也追不上。
杨延昭也不为此纠结,因为他太熟悉辽军了,早就料到会是这个结果,所以在简单的打扫了战场,让士卒稍微休息一下之后,立即再次挥军出发,去袭击辽军分出去的两万人。
骆天明和穆桂英依然是冲锋在前,再次发挥了巨大作用。
杨延昭率领人数还有五万的宋军来袭,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瞒得过辽军,所以当宋军找到辽军时,辽军已经列好了阵势,准备开战了。
这部分辽军的将领,和他们的主将观点一致,认为就算只有两万人,也不惧五万宋军,而且还是以逸待劳,完全可以正面打一场。
可是当骆天明和穆桂英率领宋军仅有的一点骑兵,分从左右两侧杀穿了他们的阵型之后,辽军就支撑不住了,再次被杀的大败。
辽军两战两败,虽然损失不是很大,可士气跌落到了谷底,无法再战,只能退兵。
于是,两国的这一次战争,再次结束了。
不过这只是暂时的,对辽国来说,这一战只是小败,连伤筋动骨都算不上,等歇口气,很快就能再次卷土重来。
而对于宋国来说,因为一马平川的地形,万一抵挡不住,辽军就能轻易冲到汴梁城下。
所以,每一战都是生死之战,是绝对不能输的。
然而对骆天明来说,不管胜败,都只是完成工作而已,活儿干完了就可以回家了。
因此,在战争结束后,骆天明立即请假回家,一刻也不想多留。
杨延昭对这个很有主意的儿子颇为无奈,只能挥手放行。
骆天明要回家,穆桂英当然要跟着,于是夫妻两个带着返回的禁军,回到了汴梁。
对于他这种偷懒的行为,皇帝和文臣依旧视而不见,任由他留在汴梁胡混。
穆桂英也对这种生活很满意,她现在最爱的就是看戏,只要有时间,就一定会拉着骆天明去戏园,一泡就是一整天。
幸亏戏园是自己家的,否则光是门票钱,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不过经过一开始的爆火,戏园的热度也渐渐降下来了。
原因很简单,一是新鲜劲儿过去了,二是剧目太少,观众都看过了,三是有了其他戏园子抢顾客了。
骆天明不在的这段时间,莺儿等人也琢磨着自己写剧本、排新戏。
新戏是排出来了,可是受欢迎程度却远不如骆天明排的,让他们的心气颇受打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