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陆渊伤势逐渐痊愈的这段时间里,营外面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原来孙坚在攻入洛阳城后,便让所辖部队驻扎在城南。军士们在从城南甄宫井中打水时,发现有五色微光从井中射出,众人都大为吃惊,这井水自然也就没人敢喝了。部下将此事禀报孙坚,孙坚也觉大有蹊跷,便命几个胆大的部下下井打捞,谁知竟捞出一具宫女的尸体,她颈下有一锦囊,打开后发现了一枚异常精致的玉玺,上面刻有篆文八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孙坚得此玉玺后,并未声张,而是私自收藏了起来。并告诉在场军士不得外传,违令者斩。等他回到驻地,私下将心腹部下都召集在一起,询问这枚玉玺的来历。
老部下程普端详这枚玉玺很久,才到:“此玺极有可能就是传国玺。传说此玺所用玉乃来自那名满天下的和氏璧。昔日卞和在荆山之下,见有凤凰栖于一石头上,定觉其并非寻常之石,便载着石头进献给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后,武王即位,卞和又再次捧着石头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石头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文王得知此事后便派人询问为何,卞和道: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的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文王听后便命人剖开这块石头,发现真的是一块稀世之玉,文王为了表示对卞和的愧疚,命名此玉为和氏璧。到了秦二十六年,始皇帝令玉工将此玉雕琢为玺,李斯篆此八字于其上。后来秦亡,子婴将玉玺献与汉高祖。此玺一直传位到今天。近闻十常侍作乱,劫少帝出走北邙,此宝便就此遗失。今天竟被主公所获,想必主公定有登九五之分。看来此处已不可久留,主公应速回江东,再图大事。”
孙坚听后,也觉得象征皇权的宝物被自己所获,当有大事发生,况且自己率先得到消息,袁绍已派周昂带兵攻打他所占领的阳城,这阳城本是豫州首府,虽然袁术已向朝廷举荐孙坚为与豫州刺史,但袁绍与袁术这兄弟俩向来不和,这次孙坚率先攻入洛阳,已让袁绍脸面挂不住了。
本来关东诸将结成讨董联盟的时候,他就是盟主,可是他的人在和董卓的战斗中屡战不利,反倒让孙坚占据了洛阳。这洛阳可不是一般的城市,那可是帝都,如果放任孙坚占据洛阳,最终受益的还是他弟弟袁术。因为孙坚目前一直依附袁术,无论从声望及地位看,不可能据洛阳而称帝,但是一旦让袁术占据洛阳,那么依袁术的性格,肯定会以洛阳为中心称王称帝号令天下,到时候袁绍就为人作嫁了。所以袁绍也不顾当前讨董联盟的最终目的是讨伐董卓,而令部将周昂进攻阳城,其实表面上袁绍打的是孙坚,实际上打的却是他的同父异母的兄弟袁术。
鉴于此,孙坚决定撤兵援救阳城。
但孙坚得到玉玺这件事已被部队中袁绍的细作密报给袁绍,袁绍得知此事,更不能放孙坚离开,故派军攻打洛阳东门及南门,打算对孙坚军进行夹击。
此时陆渊所在的黄盖所辖部队由于驻扎位置离南门较近,故被孙坚派去迎击南门来敌。
很不巧的是,黄盖部迎击的正是袁绍亲率的主力部队,黄盖部与袁绍部军力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几个来回的冲杀,部队很快就被打散了。
陆渊此时的处境也极为凶险,被四五个敌军追杀,陆渊此前哪见过这样的场面,心中已是惊恐万分,只顾招架,哪还有还击之力,就这样躲躲闪闪,有几次还差点被砍中,很是狼狈。
就在陆渊心中寻思如何逃过这一劫时,这时在陆渊旁边拼杀的刘老三看不过去了,朝陆渊大喊道:“姓陆的,你·他·娘的今天是遇到鬼了?怎么这么娘们,大丈夫死则死矣,亏我刘老三还对你那么佩服,看来我·他·妈的是看走眼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