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倏忽已过。这一日,已来到康熙即位的第二年。在巫峡之边,壁立千仞之下,行走着一名少年。他穿着青色外衫,短衣打扮,甚是干净利落。这人正是前文所表的,那位重生于乱世的少年罗权。
这时,距离那个腥风血雨的夜晚,已经足有一年零八个月了。那一日,周淳在山寨之中,与几个强人交手。过招之后,才知道那个长相俊美的少年,却是在川蜀一带有名的淫贼,人称为粉蝴蝶张亮的。他师父便是周淳行走江湖之际结下的大敌,人称为多臂熊的毛太。当年周淳因在江上为了毛太强暴一个女子,出手相助,两人结下深仇。后来他拜在五台派的金身罗汉法元门下,学成一口飞剑,取人首级于十里之外,已是身剑合一,口口声声要报前仇。周淳因怕了与剑仙对敌,这才远走四川。没想到这日里与他的徒弟相遇。
周淳出手之时,用自己的招牌剑法,削了张亮的半只耳朵,想他回去必报与毛太知晓,自己女儿虽然拜在剑仙门下,但毕竟为时未久,未必能与多年修炼的毛太匹敌,于是收拾了东西,决定再度避祸。迁至峨嵋后山的一个荒村当中,仍以塾师为业。
罗权的父母,均死在那一次血战当中,他丧情绝意,心如死灰,便跟着周淳而去。而周淳的女儿轻云,将小袖带到黄山,拜在餐霞大师门下照顾。众村人多的怕死,四散而去,在此持续了近百年的一个宗族,就此风流云散。
周淳在这村子里,平日深居简出。每日里除了教授几个蒙童,便是教导罗权和自己另一个弟子,一个名叫赵燕儿的两个的武艺。他知自身本事不济,是故并不以武功剑法相授,只是教授他们吐呐盘坐的基础,让他们打下根基,以备日后访投名师。
罗权直过了一年,才慢慢将他受伤的心灵平复。他回想前世,记得时日不久,便该如《蜀山》原文所载,李英琼现身,诸多前辈剑仙纷纷入世,掀起这个大世界中无数的惊涛骇浪。他记得周淳与李宁初逢,大约就在这一年的四月间。于是打从三月开始,他便每日晚间,都顺着这条巫峡的栈道,慢慢走去,希望能够与他们相遇。
这一日,他又慢慢的从林中踱去。就见到从巫峡溯江而上的有一只小舟。除操舟的船夫外,舟中只有父女二人。那老者年纪约有半百,须发已经全白,只眼中露出一丝寒光,旁边那少女约只十二三岁,出落得十分美丽。这时候已经暮烟四起,瞑色苍茫,从那山角边挂出了一盘明月。那老头儿忽然高声说道:“那堪故国回首月明中!如此江山,何时才能返吾家故物啊!”言下凄然,老泪盈颊。
罗权心中一跳,心道:“是了!”他心中忽地不由自主的激动起来,他看到了蜀山大幕的徐徐拉开,诸多仙魔妖怪将悉数登场。而他即将投身到这滚滚洪流中去。不知他是会成为一个顺应天意的棋子,还是以命抗天之人?
那老者便是周淳的结义兄长,“齐鲁三英”中,人称通臂神猿的李宁。他身边那少女,便是《蜀山》后辈弟子中,最为出类拔萃的第一人,书中说她是“三英二云,独秀英琼”的李英琼。这正是李宁从京城南来,父女二人颠沛流离,在江湖上行走十余载,想去川蜀落脚。这日正是月望之日,李宁想及自身,不免哀怨身世,父女二人,正自安慰之际,便见远远树林中,走出一个青衫少年,月光之下,看得分外清楚,越走越近。那人一路走着,一路唱着歌,声调清越,可裂金石,渐渐离靠船处不远。
李宁便想道:“此地多是川湘人的居处,轻易见不着北方人。这人说话,满嘴京城口吻,想必是我同乡。不如叫上船来,共叙同乡之情,也是好的。”便喊道,“良夜明月,风景不可辜负。我这船上有酒有菜,那位老兄,何不下来同饮几杯?”
那少年正是罗权,他听到李宁呼喊,便提身纵气,施展轻身功夫,一跃而上,双脚稳稳的钉在船头,竟没一丝摇晃。李宁见他的身法,顿露诧异之色。英琼则睁着一双大大的眼睛望着他,眼睛里满是好奇之色。
罗权向着父女二人一拱手,还没说话,李宁便急切的道:“我看你的身法,倒与我一个故人相似,敢问这位兄台,师承何人,这功夫从哪里学到?”
罗权心中好笑,面色却不变,拱手说道:“家师姓周,名讳不敢妄称,这位老先生,敢是与家师相识的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