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太初宫,北辰殿。
现在的吴国,实际上面临着南海夷度的叛乱,和即将发生的五溪蛮叛乱,甚至还有因为路程问题,没来及奏报给孙亮的魏国三路攻伐。
吴国目前危急的形式不言而喻。
九卿等重臣接到孙亮的传唤之后,纷纷放下手中的公务,进入皇宫的北辰殿。
九卿众人因为府衙离皇宫有远有近,所以不是同时进入北辰殿的,有先来的,有后来的,但无论是先来的,还是后来的,进入北辰殿向孙亮行礼之后,都被放在案桌之上的奏疏吸引了。
众人看完奏疏之后,没有一个不惊讶的。
在这期间,孙亮黑着个脸端坐御座之上,始终没有说话。
等到被孙亮传诏的所有大臣悉数到齐,孙亮缓慢开口道:“众位卿家,国逢多事,诸位可有良策解决?”
众人纷纷抬头望向孙亮,只见大鸿胪张俨先是向孙亮作揖,然后道:“陛下,南海夷度与五溪蛮之乱,癣疥小疾,不足为惧。
吾国之最大的劲敌还是魏国,若是魏国与五溪蛮联合攻伐江陵,仅以江陵目前的守军,恐荆州不保,故,臣提议,遣派大军防卫荆州才是上策。只是···,只是···”张俨说着说着,面露难色,低头不在言语。
这两句“只是”成功引起了孙亮的注意,于是孙亮纳闷的问道:“只是什么?”
“只是,南海和武陵叛乱皆是因为陛下之新政所引起的,所以臣以为,为防止以后在有此事发生,不如将经济特区之事废止。”张俨继续说道。
孙亮听完,心里满是不屑,冷“哼”了一声。
其实百官众人对于经济特区,关税和商税之事并不感冒,认为这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但是解除对敌国商人的限制,这就是大事了。
所以百官一直反对经济特区之事,只是上次孙亮乾坤独断,说设立咨情司监视敌国商贾,这事才被确定下来。
商贾之事,在百官心中微不足道,所以他们不想因为此事和新皇帝闹别扭,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五溪蛮的作乱就是因为这事而引发的,所以这次张俨自然就提了出来。
陆凯听完张俨之言,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随后也出列道:“陛下,臣附议大鸿胪所言,陛下开设经济特区,乃仿照管子之政,
可时至今日,吴国各处都是魏国的商人,使得吴国的情报,时事多被魏人知晓,现在五溪蛮又因此事想来联合魏国犯上作乱,故实际情况表明,管子之政不适合吴国,请陛下废之。”
表面上看,夷度作乱和五溪蛮之乱和孙亮的新政似乎有挂钩,但实际上只能算是一个例外。
夷度的叛乱来自于夷度德行不良,吕坎的叛乱来自于太守刘放的心术不正。
说白了,就是在位者品行不佳所导致的,跟孙亮发行的政策根本不搭边。
就算搭边孙亮也不会废止的,没有商业发展,就无法盘活吴国的经济,这一点孙亮有深刻的认识,随后孙亮正色道:“大鸿胪,朕问你,水肯能否让人呛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