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的北半球,天空微云,并不强烈的阳光,照射在荒野上。
这是一片广阔的荒野。
北斗地图显示,它的面积将近有一百万平方公里。
它,是东北亚最大的无人区。
这里是冻土区,一年之中的绝大部分时间,这片无人区都处于皑皑冰雪的覆盖之中。
这是一片异域。
百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平原上,地表的植被却极其稀疏寥寥,放眼看去,整个大荒塬尽是一望无垠的坚壁岩石。
地质学上,这里被称为——“地盾”!
它是一大片裸露在地表的,六亿多年前的寒武纪结晶基底岩层。
“地盾”——是被科学家们誉为地质奇迹的地理存在。在这片荒蛮未开的岩塬上,数亿年漫长的时间里,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将“地盾”的地表风化成了一张支离破碎的皱布,从空中鸟瞰,它平坦而孤寂的大地上,沟壑纵横,裂纹累累。
浩无边际的巨大岩塬,灰白色的史前地貌,给人一种特殊的视觉感。如果完全除去那些稀疏的植被,“地盾”会让人产生一种外星地表的错觉。
时间,正值短暂的盛夏,一年当中也只有这时,冰雪融化后,“地盾”才会露出它的真容。
............
狭长的一条带状岩面上,一支小如蚂蚁的队伍,正在缓慢地移动着。
这是一支“探险队”。它们前进的目标,是远处更为荒芜的岩塬。
领头的队员,不时举起手中的望远镜,瞭望着远处。
他在寻找一个地方,队伍的终极目的地——“侏?盆湖”。
一个存在于史前地质图谱上的地质遗迹。
那是一个位于“地盾”极深处的“盆湖”,它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被一名因迷路与大队人马走失的R国勘探队员所发现。
资料记载,那一天,原本就因为迷路而疲惫不堪的堪探员,跌跌撞撞地闯入了一个四周都是岩壁的盆湖。然后,他无比惊讶地看到盆地周围的岩壁上,竟然有着数不清的恐龙化石。在那个时代,恐龙化石的考古发现极为稀少,年轻的堪探员也只是在文献上见过恐龙化石的图片,而眼前的岩壁上如此之多的恐龙化石,让他无比震惊。又无比的兴奋。
他之所以兴奋,是因为,他在地质研究所,只是一名普通到令人忽视的小勘探员。在那个年代的科研单位,如果你还年轻,那就意味着你在单位一定属于毫无地位可言的最底层。学术上的论资排辈,是那个特殊体制中的一大特色。
他竟然,阴差阳错,发现了如此庞大的恐龙化石群。
这定然会是一项“震惊世界”的伟大科考发现。他是第一发现人,他将有资格写一篇文献,那将被发表在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上,而自己,也将凭借这篇文献,闻名于世界。这对自己的职称升级,会有极大的好处。
想到这些,勘探员不禁激动得颤抖起来。
他双目紧盯着那些化石,仔细察看着那些古老的山体。岩壁的截面上,许多不同种类的恐龙化石,密密麻麻地交错在一起,这场景仿佛像是一幅巨型的浮雕画作。
看着看着,他忽然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
眼前的场景,忽然让他有一种越看越怪异的感觉。
他渐渐发现,岩壁上的那些恐龙化石,似乎极为不正常。
因为那些恐龙的身体姿态,都呈现出了一种不正常的形态。
那些不正常的形态,让他瞬间感到一阵细思极恐。
他发现,岩壁上,那些恐龙的骨骼,竟然都是断裂的,而且那些断裂之处,都呈现出各种不同姿态。很多恐龙的头骨连同身体四肢,都呈Z字形蜷压在一起,另一边,还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恐龙头骨堆积在一起。旁边的区域,无数被断成两截的脊椎和尾骨,凌乱地挤压在一起,甚至还有一些体型十分小的恐龙幼崽骨骼,也被成堆地积压在一块儿。一些大型的恐龙头骨,嘴巴大大张开着,歪倒在身体旁边,骨貌的形态无不透出一股惊恐感。
眼前这幕怪异的场景,让堪探员突然后背一阵发凉。
从那些恐龙的姿态来看,它们似乎经历了某一场非正常死亡。恐龙的身躯被外力折叠成各种惨烈的姿势,然后集体丢弃在这里,这情形,更像是遭遇了一场集体大屠杀。
眼前的一切,像一片恐怖的乱坟岗,勘探员描述道。
那是一片地狱,属于恐龙的地狱。
............
这是一支奇怪的“地质探险队”。
在这个野外科技装备司空惯见的时代,他们却用着最原始的方式,试图步行穿越这片岩塬。
他们的越野冲锋衣上,涂满近乎岩石肌理的伪装色。他们的伪装十分精湛,看起来,更像是一支陆战小分队。
队伍已在“地盾”上行走十多天了。
按照地图上的标识,他们即将在今天傍晚到达目标地。
然而,到目前为止,领队却并没有在望远镜里看见任何“盆湖”。
领队停下脚步,他一把扯下面罩,露出白得略紫的皮肤,以及脸上灰白的胡茬。他灰蓝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回头看向了队伍,然后做了一个停止前进的手势。
他盘弄着手中的地图,标注显示,前方大约三十公里处,即将到达“侏?盆湖”。
他示意队员们原地休息,补充能量。
几只怪鸟,从队伍的头顶飞过,发出几声鸣叫。
领队盯着地图,眉头紧锁。
到现在为止,他并不能确定地图的标注是否准确。
因为这份地图只是一张破烂不堪的手稿而已。而手稿的主人,正是那位一百多年前的勘探员。
他当年的发现,毫无意外地引起了考古生物学界的“轰动”。
超大型的“恐龙遗址”,当即引起了R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