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张仲季既然把太平经翻开,甄洛把脑袋凑过去直接将开篇念了出来,念到这里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她感觉这些句子很是熟悉,仔细想了想,抬起头来的时候,就见张仲季和糜子贞二人都是神情诡异,这所谓的太平经明明就是庄子的南华经!
大汉早几十年崇尚老庄之言,老子的道德经与庄子的南华经早为世人所知,这太平经的开头明明就是南华经的开篇逍遥游。
张仲季把书合上,直接眯眼就把后面的句子背了出来,“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这东西他早年可是记得滚瓜烂熟,此时一字一句背诵出来,竟然毫不停滞。这无疑让糜子贞与甄洛二人更是惊讶,连她们都不曾如此流畅的记得这些,也难怪某人治理彭城之时,就像无所作为一样,原来心中装满了老庄论调!
甄洛更是把太平经抢在手中,直接顺着往下念了一遍,直觉与刚才某人所念一字不差,这下子连糜子贞都苦笑起来,她们虽然知道某人是所谓的先知,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自武皇帝独尊儒术以来,如南华经这样的东西已经很少有人关注了,更别提如此明白的记在心里,这南华经共有五十二篇,其中内篇十三、外篇二十二、杂篇一十七,既为高祖与文景二帝所推崇,其中自然饱含治国之道与处世之理。要是某人真能把其中的内容铭记于心,别说区区一个彭城,就是天下也可治得。
“别这么看着我,我就记得开篇这块,其他可能听说过,但并不熟悉。”张仲季把太平经重新拿在手中,他觉得这本书似乎和太平道扯不上关系,毕竟老庄之言多是崇尚无为而治,与张角的太平黄天没多大关联,那张大师总不至于拿着这么一本经书,就这么创立了太平道,这么想着,他一一翻开后面的书页,很快就无语了,“这真是圣人的南华经!”
“背面还有文字!”甄洛一直看着他翻来翻去,似乎把每页背面的文字忽略了,连忙提醒他一声。
张仲季把书倒过来,这么一打开果真又有许多文字,就在太平经的背面当头注明太平清领书五个大字,其后每一页的背后都有许多蝇头小字,似乎有很多篇章的样子,他索性把每篇的开头看了一看,似乎是在讲述奉天法道,顺应阴阳,治世之道,伦理之则,以及长寿成仙、治病养生、通神占验之术,其内容五花八门,竟然连神仙之术都有!
“这才是太平经吧!”甄洛没想到他这么快,都没怎么跟上,不过大概的开篇还是看了个仔细,其中的许多法则与太平道颇为相似,应该是太平经无疑。
“应该就是那玩意。”张仲季紧握在手中,这会竟然有些心动,那阴阳五行也就罢了,但长寿通神之术无疑很吸引眼球,他此时突然有些信了,也许这世上真有些传说中的神仙住在三十三天之外。
“这其中的鬼神之道恐多是妄言之语,丞相切不可轻信。”糜子贞看他若有所悟的样子,难免有些忧虑,担心他自从沉迷于此,长生得道圣人尚不可求,而生老病死却是人之常态,就算真有办法进修鬼神,也必然是逆天之举,逆天而行者多不得善终,此事不可不防。
“我知道。”张仲季把眼光从经书上拿开,似乎是在感悟什么,又这么过了一会,他直接把经书丢在桌上,连再看一眼的心思都没有,要是所谓的通神之术能成,那张角也不至于自己病死,只从这一点来看显然就是糊弄人的东西,人家张大师连太平道都能弄出来,教众千万,总不至于说是天分不足以致走火入魔而死,这太平经还是不看为好。
糜子贞看他丢在一边,稍稍松了口气,她个人觉得彭城眼下的格局已经很好了,没必要再按经书上所述,去折腾那些诡秘的东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