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季一拍额头,差点搞错了,那个杂家就被他领悟错了,他还以为是搞技术的,却没想到是以‘什么都懂一点,生活更精彩一点’为主旨的一个流派,而农家也稍微有些偏离,只是提出农桑为重的主张,却没有具体实行的办法,这倒让他有些头大了,难道去田间地头请一些老农过来当博士?
他眨着眼睛看了看屋顶,实在不行就这么办了,就去请精于农桑的农夫做博士!
“墨家是不是善于制造器械?”
糜子贞被他这突然一问,问得稍微迟钝了一下,不过马上又回过神来,回道:“大致如此,不过于今墨家之人多为游侠儿,更有些难以管教。”
张仲季继续挠头,他发现之前的说法有些需要改变的了,在将糜子贞所说的仔细回味了一遍,才开口道:“那好吧,国学之中只侧重儒、农、法三家,另加入兵家取消杂家,以兵家、墨家、阴阳家为其次,最后辅以道家、緃横以及名家。”
他到底还是把儒家给加了进来,毕竟礼义廉耻仁义道德这些东西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只要其他学说还存在,总不能让儒家思想还演变成后来那副摸样吧?
至于去掉杂家,却是觉得这一家根本就不用加上,毕竟各类学说都涉及到了本身就是杂家一个!他不由得一身恶寒,想起后来宫中的公公们似乎就喜欢称呼自身为杂家!
糜子贞也是稍稍出了口气,还好把儒家给留了下来,这样至少遇到的阻力会小一些,她把张仲季要求的先后顺序记了下来,“出题的时候可有原则?”
张仲季想了想,觉得该在分数的分布上动下手脚,那样才能显得有所侧重,他又考虑了一会,大致有了脉络,“农家之题设为九分,儒、法两家各七分,其他兵、墨、阴阳各五分,至于道家、緃横家、名家则各为三分。”
“你这心思就是与常人不同!”糜子贞听得一笑,这样一来,想必都不用强调九流先后,只入学者必然会以农、儒、法三家为重。
“廖赞了!你还是先看下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还有一处关键,就是这些书生在国学肄业之后,你打算怎么安置他们?”
这确实说到了关键之处,国学也好私塾也罢,对于大多数入学者来说还不是为了求个前程,若是进了国学却没有出路,就算他是国字招牌也没用,肯定会渐渐没落下去。
“可直接去地方或军中为吏,像县尉、县丞、都尉、甚至长史等副职都可以,待磨练三年可转为县令、裨将,至于杰出者也可直接入朝。”张仲季大致给了个方向。
糜子贞点点头,两个人谈到这里,她对于整个国学未来发展的道路已经了然于胸。
“过几日各地方官吏就要前来述职,到时候你可能还没有回来,是否还是按照去年的样子来办?”
“可以,不过要加上一点,父子不可同地为官。”
“那可不可设立女学?”糜子贞一字一句问来,这个却是她突然想到的。
张仲季先是一愣,他却是没有想到这个,这时候心中一横,继而狠狠地一捏拳,既然办了国学,就一路走到底吧!
“设!怎么不设!”
“那女学之中设立什么科目,是否和国学一般?”
“都一样,女学那边由你负责,就建在国学旁边,明年一起开学。至于女学的学生,我想你应该有办法吧?”张仲季想起女桑园来,那里面除了大娘可还有许多小娘,不过可能会更为难一些,毕竟这些小娘大多都不识字。
但他真想错了,糜子贞也许没有他那么多想法,可是在女桑园中,早已经不是当初单纯的养蚕织布成衣,早在去年就已经有识字的大妈特地担当起教人识字的重任。
女子无才便是德,只从蔡琰那般才女很受世人推崇就知道,这句话在当下还不算流行,而彭城女官渐多,自然就会有一些微妙的变化。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古怪的事情,但是相对于武则天成为一代女皇来说,此事真的是不堪一提。
“国学设学制三年,结业之时,由朝廷将地方和军中缺少的职位一一列出,并公开招人,期间允许百姓入内观看。”张仲季几乎把自己能想到的都说了出来,“国学每年招收一次学生,具体招多少人,视当时情形而定,职位空缺就降低分数限制,多招一些。”
糜子贞在心里酝酿了一番,觉得没什么需要补充的了。正此时,张仲季的肚子咕隆隆的叫唤起来,刚刚说的兴起早把肚子给忘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