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步入汉城大学后,李元诚又是感觉心神为之格外的平静。
已经早早涉足社会,这个混杂无比的领域的他,每当踏入校园后,才会真正认识到,自己尚是一个学生,还有着一处相对而言犹如净土一般,可以在厌倦了社会中的种种压力、困扰时,稍稍躲避一番的清净之地。
或许对多数已经踏入社会的成年人而言,校园都是承载着无数青春且美好的记忆之地。他尚未如此沧桑地去开始回顾自己的过往,却也已经渐渐有了相同的情绪和预感。
当看到随他同一天报到的新生,脸上带着激动、骄傲、惬意,却着实单纯的笑容时,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心理年龄远远超过生理年龄,并且早早得学会了深沉地去思考和看待外界的一切事物。
这是一种成长,还是为了生存,尤其是比之他人更好得生存下去的无奈之举呢?
他真得不知道,但肯定地知晓的是,早早就远离他而去,只短暂存在过一小段时日,甚至无法令他清晰记忆起与之相关联的一些事件或场景的纯真的情感,绝不会失而复得。
那么,自己就这样深沉地继续成长下去吧,无论是被长辈们称赞为稳重老成也好,还是被同龄人视作太过沉闷且毫无情趣,至少这样的性格令他挺过了那段灰暗的时光,并令他很少犯错误地一步步走到了现在。
他并未沉浸在个人的情感中太久,就遇到了昨日第一主动通过手机联系他,并告知将协助他办理新生入学注册事务的金泰希。
对于金泰希的热情,他是能够理解和愿意一定程度上进行接收的。
一个新人,想到尽快在娱乐圈中成长,除了个人能力和努力的成果外,借势是必然选择之一的捷径。
新人所能借势之人,自然是更早出道且已经成名的前辈。
他虽然只能算作是刚刚成名,却是爆发式地崛起,况且对方与自己都有着出众的外貌,同为汉城大学的高材生,甚至还有着都颇为殷实的家境,因而便是他自己,都慨叹自己真得是逃不过被对方借势的命运。
借势有多种,最下做的自然是一方通过隐晦的手段,却目的极其明显的绯闻进行炒作,中等则是双方相互协作进行一定程度的炒作,而最高明的便是如金泰希此时所应用的光明正大,即便自己不去主动做什么,也有媒体主动进行炒作的借势方式。
而今,媒体们对于他能够考入汉城大学,依然是十分关注且乐意进行各种方式和层面的报道,但总是会连带着提到除了是新人外,各方面情况都与其颇为相似,并且也的确被普遍看好的金泰希。
甚至有媒体,竭尽所能得试图将皆是被称赞为“才貌双全”的两人牵连起来,进行深度且长期的炒作,以获得关注。
对于这种借势,他是心知肚明的,也可以肯定金泰希,尤其是背后的那位经纪人姜东浩,对此也是了然于胸的。
厌恶吗?他却没有这样的感受,毕竟对方或许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推波助澜,但寻找炒作话题本就是新闻媒体的本能,是任何人都难以阻止的。
无所谓吗?他确确实实地被利用了,却基本不可能得到与对方所收获的一切可对应的回报,又怎么可能会完全心平气和地呢。
不过,对方还是有着一定理智和原则的,未曾过度借助他进行炒作,而这自媒体们相对理智和未有太过偏向性的报道,就可以大致看出了。
虽然如此,他依然是对此感到颇为不顺心,甚至有些苦闷的,或许反而不是因为被人高明的利用了,而是面对类似事件,根本无法按照自己个人意愿进行有力干涉的无力感。
明明已经小有成就,但在一个个庞然大物或资深人士眼中,也依然是一个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被任意摆布的小人物而已。
他曾经从未,如今绝对不会,将来也不愿,成为他人手中的提线木偶,在自己恍然无知的情况下,甚至自以为得意的时候,实际上依旧是被他人掌控着命运,并为他人创造着利益。
成为真正的人上人,是沉浸在他内心深处,逐渐浮现并愈加炽热的野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