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马入城,胡不为也没机会闲着,他又去了裁缝店,把店里的裁缝都雇车拉倒马军营,给他的一百新家丁做过年的新衣服。
顺路又去了老字号的皮货店,拉了几个手艺上佳的皮匠,也一同前往。
这些新招收的家丁,是胡不为未来的希望,是他下了大本钱的心头肉,给他们做从头到脚,里外三新的一整套,他非常愿意!
进入马军营,胡不为看到新修的操场上,一队家丁在挥刀训练武功,驻马看了下,小家丁们的动作很气划一,气势威武。
100家丁自从搬到马军营后,就被胡不为平均分为四队,每队25人,每十天会有一队人去城里的商铺实习。
现在操场上这一队人在练武,其余两队就应该是在读书。
剩下的一队本应该城里的拉面馆,麦香居,或者是官书局实习,不过今天请了裁缝过来量体裁衣,他们也早早的到了。
都是半大的孩子了,谁对他们真的好,这一点他们还是分得清的。看到东家来了,现在养的结结实实的小家丁们,都笑眯眯的上前打招呼:“山长好,山长您来了。”
山长这个称呼,也是搬到马军营之后的改的。
嗯,胡不为也想学习下党国的光头佬,把马军营办成忠于他个人的黄埔学校。
听着真诚的问候,胡不为颇为自得,“马上就要过年了,我给你么你每人做一套新衣服,等吃了聚餐,在风风光光的回家去。”
“还有新衣服穿啊,太好了”一干小家丁顿时就高兴的欢呼起来。
胡不为下马,被胡不为专门请来管理小家丁的教头赵九,过来汇报说:皮匠裁缝都安排好了。
“那就开始吧,一队一队来,一队先去裁缝哪儿,另一队去皮匠处。”
一番忙碌结束,天已经快黑了。
胡不为给小家丁们留下一句话:“都好好的,等衣服做好了咱们大吃一顿,然后就放你们回家过年。”
第二天,胡不为名下的各家店铺的门前都贴出告示,说为了庆祝新年,本店腊月二十六开始,年后正月十六再从新开张。
胡不为想的是,店里的掌柜伙计都忙了有小半年时间了,明年再开张,就要忙活整整一年不得休息。
比如胡不为最信任的老掌柜邹锡官,他就是从胡不为做冰激凌开始,一天都没休息过,要说过年再不给人家休息几天,胡不为自己也说不过去。
给他们放个长假,就当是把他们明年的假期提早用了。
告示一经贴出,其他店铺倒还好,没想到麦香居竟然还有人上门找胡不为提出强烈抗议。
说是你们都关门休息了,我们的早饭到哪里去解决,你们总不能不管别人的死活吧?
最后一番讨价还价,麦香居的假期缩短一半,改为初五开门,就这还有人不满意,他们最好是麦香居全年365天;天天开门营业。
二十五这天,官府的各大衙门和往年一样按时封印,再要开门,就要等到来年的正月二十。
二十六,汴梁城的花魁娘子比赛到了最后一天,300多参赛的姑娘到此时仅仅剩下10位。
专门印刷《群芳谱》小册子的官书局,两天前就把最后一批印好发售了。
官员们都放假了,外出经商的也都返回过年,花魁娘子最后的决赛地龙凤阁,据说是观者如堵,盛况空前。
尽管有曹评李亮他们极力邀请,在龙凤阁吃过一次亏的胡不为,说啥也不愿意再去那种地方,晚上他还要举行一场员工会餐,宴请他名下所有店铺的员工。
会餐的地点只能摆在在麦香居,因为只有那地方才能一次性摆得下几十桌。会餐的主厨是陈富贵,麦香居的所有员工,都是他的帮手。
反正是都是自己人,没太多的讲究,只要气氛好,大家伙吃的喝的都畅快就成。
裁缝店预定的袍子夹衣棉衣,以及皮匠店的牛皮靴子;三指宽的板牛皮带也运送到此,每一套上头还贴了姓名,等吃了饭,在按照名字分发给他们。
过年的红包,也用大箱子运过来,等吃饭的时候,由唯一的东家胡不为亲手送出。
和水西门外的农庄一样,今天的菜式也是以大鱼大肉的实惠菜式为主。
估摸着时间快到了,胡不为站在麦香居的大门外迎接他的员工们。
没等多久,马军营的100小家丁已经排着整齐的队伍过来了,他们的人数最多的一批,算上20个教头要有120人。
看到这批十五六岁,稚气中多了一丝精明的学生们,胡不为的脸上就露出满意的笑容。“这都是将来的栋梁啊,想要大发展,就必须依靠他们。”
看到胡不为都口称“山长好,新年好。”
“好好,外头冷,莫要再论这些虚礼了,赶紧进屋坐。”
这一百多人,全部被胡不为安排在楼下坐。
其次就要官书局的六七十个,也三三两两勾肩搭背的过来了。
自从胡不为接收官书局之后,除去开头几天因为胡不为在谋划大清洗,他们有点空休息了几天,此后几乎就没啥空闲的日子。
从《龙门点评》开始,到《三国演义》,再到《清流诗文集》,乃至现在刚刚结束的年画,官书局一直都在高强度的运作,给胡不为挣了不少的银子。
这块自然是掌柜张玄智带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