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后,秋狩正式开始。
李家人已经准备好了出征的人马。
按照惯例,每年秋狩除了一些必要的官员之外,长安城五品以上官员都要派出自己的人马随皇帝出行。一品大员家需出一百二十人,二品大员一百人,三品八十人,四品六十人,五品四十人。
李庆书官拜户部尚书,乃是朝廷二品官员,所以李家此次的出行队伍自然有一百人。这一百人中,除了主角李庆书和王铁锤外,另有数十名李府侍卫,以及一些打杂帮闲的下人。作为王铁锤的贴身侍女,小秋红也在此次出行的人马之中。
当王铁锤跟小秋红来到李府前院之时,发现李府的人马已经排好了阵型,整装待发。
一个李府侍卫替王铁锤牵过一匹骏马,示意王铁锤跨骑上去。
王铁锤看了一眼这匹棕色宝马,对李庆书说道:“我们还要骑马?”
李庆书此时已是一身武夫的短打扮,他笑着说道:“细柳围场离长安有数十里路程,不骑马难道我们还走着过去?”接着他又问道,“你该不会不懂得如何驭马吧。”
王铁锤说道:“那倒不是,我好歹是个猎户,骑马之事我还是懂得。”
说罢,他跨上骏马,准备出征。
一行人浩浩荡荡走出李府,朝着朱雀街走去。
途中,他们碰到了许多其他官员的队伍,这些官员们互相见礼之后,出行的队伍开始慢慢汇聚起来。
然后,当王铁锤来到朱雀街时,发现街道两旁已经挤满了准备出行的各家人马。王铁锤粗略估算了一下,足有数千人!
“好大的阵仗!”王铁锤感叹道。
李庆书笑了笑:“每年秋狩的队伍,从皇上到三宗,再到各家大臣,林林总总算来足有万余人。”
王铁锤惊呼:“上万人,这么多?!”
李庆书说道:“毕竟是皇家狩猎,排场自然是要大一些。”
王铁锤又问道:“我们现在为什么不走了,大家怎么都停在道路两旁?”
李庆书解释道:“我们要等人。”
“等人?等谁?”
“自然是皇上了。皇上狩猎,皇家的队伍自然要走在最前面。然后是三家宗派的队伍。接下来才是我们这些臣子的队伍。”
王铁锤点点头,问道:“皇上什么时候出来啊。”
突然,北方的万明宫中,传来一阵礼炮之声,接着又有一阵欢快的管乐响起,李庆书说道:“这不是来了吗?”
接着,仿佛得到什么号令一般,朱雀街两旁等待的人马纷纷下地跪拜,迎接着皇帝的到来。一时间,整条朱雀街跪了一大片人。
王铁锤见状也赶忙下马跪地,同时心里却在吐槽着:“皇帝的面子真特么大!”
皇上终于从万明宫中出来了。
身为皇帝,元和帝赵晟一年也出不了宫几次。每年的秋狩可以说是他出宫最久的日子。
此刻,赵晟正坐在金碧辉煌的龙辇之上,缓步走出万明宫正门朝阳门。
朝阳门外,此次秋狩的随行人员已经跪倒了一片。皇帝撩开帘子,瞥了一眼龙辇之外的世界,轻叹了一句:“终于又从这重重宫墙出来了。”
他放下帘子,銮驾平稳地越过朝阳门外的金泽桥,朝着朱雀街缓缓走去。
皇帝的队伍过去之后,跪在最前方的几位皇子与亲王的队伍开始纷纷起身,跟在了皇帝仪仗的身后。接着,是三大宗派的人马。他们原本也跪在朝阳门前,待皇室的人马走过之后,这些人也跟了上去。
队伍走入宽阔的朱雀大街,此时随行的人马慢慢壮大起来。跪倒在地的各家队伍待皇室和三宗的人马走过之后,纷纷起身跟了上去。
先是左右丞相这些一品大员的人马,接着是六部尚书这些二品大员的人马。随着官员的品阶不断降低,随行的队伍变得越来越大,渐渐地,这些人组成了一条浩浩荡荡地长龙。这条长龙迈着沉稳的步伐,渐渐走出了长安城。
王铁锤此时正骑着马,走在队伍的中央。这是他在被拐入李府之后第一次走出长安城。来到城外,望着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林木和远处连绵的山峦,他感觉到了久违的轻松自在。他长长地伸了一个懒腰,说道:“终于出来了!”
李庆书看着他,笑道:“怎么,你不喜欢长安?”
王铁锤回道:“那倒不是,我只是更喜欢山野里的这种轻松自在。要知道我本来就是山野里出来的,现在这种环境对我来说简直像家里一般亲切。”
李庆书说道:“其实有时候我也想隐居山野,过一过闲云野鹤的生活,这长安虽热闹繁华,但呆久了确实会让人烦心。”
王铁锤突然问道:“此次秋狩,我们究竟如何应对?”
李庆书叹道:“现在只能等陛下将队伍分好再说,毕竟每年秋狩上狩猎比赛的方式都不太一样。只有先看你分到哪一组,我们才能想好对策。实在不行,到时候我们只能用你原来的托辞,说你得了怪病,暂时无法使用元武。”
王铁锤点点头,现在的他也只能如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