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百姓们看到金陵府的衙役们押解着大批的人员和财物,招摇过市的往府衙走时,整个金陵城都沸腾了。
不少人跟着大队人马一起去府衙看热闹,通往府衙的街道拥挤不堪,人满为患。
这时,有人发现府衙派人到处张贴告示,面写着,在清凉寺附近发现了大批的尸体,足有一百多具。让家里有失踪人员的,马去清凉寺外认尸,不然天气很热,尸体已经开始腐烂了。
过了一会,又有人开始到处散布消息,说死的人都是耀武军的兵卒,是蒲城章氏派去截杀大才子那喆的。
耀武军兵卒的家属们听到这个消息,都万分焦急。他们成群结队的开始出城,去往耀武军的大营,想知道自己的亲属有没有事情。
到了黄昏时分,耀武军的大营之外聚集了几千人,不少人哭喊着自己儿子,丈夫,父亲的名字,想让他们出来相见。
耀武军的大营里面如临大敌,兵卒们都做好了战斗准备,可他们隔着木质的栅栏,看到大营外面都是自己的爹娘,婆娘,儿女的时候,都傻眼了。
有些兵卒不顾军令,丢了兵器,扑到栅栏面,向外面呐喊着。
军官们命令手下去弹压,可没有人理会。丢弃武器的兵卒越来越多,许多人都扑到栅栏旁边,开始向外面喊叫。
百姓们也开始扑向了栅栏,兵卒们见到亲人扑过来,都开始奋力的摇晃着栅栏,很快把栅栏推倒了。
大批的兵卒从缺口冲出去,开始寻找自己的亲人。
百姓们找到了自家的儿郎后,都松了一口气,开始询问起失踪人员的事情来。
有知情的兵卒爆料,说昨天有一个指挥的兵卒,大约五百人左右,出去执行任务了。可到了现在,只是零星的回来了几十人,其他人都不知所踪了。
这个指挥的兵马指挥使是耀武军都指挥使,威武大将军章仁鉴的儿子章仲通。
百姓们都恍然大悟,这件事情肯定是蒲城章氏的手笔了。
有儿郎在这个指挥里面的百姓们都忧心忡忡的,许多人哭喊着向清凉寺的方向走去,想看一看那里到底有没有亲属的下落。
耀武军的其他兵卒和家属见状,都动了恻隐之心,他们自发跟着这些人,一起向清凉寺走去。
耀武军的大营现在空空荡荡的,满地是被丢弃的各种武器。只有一些军官们没有走,还有一些他们的亲信留下来了,平时齐装满员,近五千人的大营,现在只剩下了不到一千人。
一个指挥使长叹一声:“哎......各位兄弟,我们派人去禀报大将军吧。其它的事情,不是我们能解决的了。我估计这次我们都要倒霉了,最轻也得革职,如果皇帝发怒,我们都会掉脑袋。”
有人大声说道:“你想那么多干什么?我们是一群傀儡,只能在蒲城章氏手下混口饭吃。是天塌了,也有蒲城章氏顶着。我们这些厮杀汉,操那个闲心干什么?”
“对啊,正好今天大将军不在,兵卒都跑了,我们去喝酒吧。”
军官们都觉得必须要借酒消愁,都派出一些亲信去买酒肉了。
---------------------------------------
--------------------
宰相章仁耀的书房里,聚集了十几个人,满屋的朱紫色官服,都是朝高官,是蒲城章氏的核心人物。
地跪着两个人,一个是章元亨,另一个穿着武官的袍服,是耀武军的指挥使章仲通。
两个公子哥现在狼狈不堪,脸都是红彤彤的掌印,是被暴怒的章仁鉴打出来的。
章仁鉴有些打累了,Uw.kansh.气喘吁吁地回到了座位,还喋喋不休的谩骂着。
宰相章仁耀很后悔,章元亨是他庶出的儿子,从小章仁耀不怎么重视他。所以疏于管教,对他放任自流。这样造成了章元亨乖戾的性格,遇事好冲动,而且智商也堪忧。
这次他为了杀掉那喆,把秦弱兰抢到手,竟然去找堂兄章仲通,私自调动耀武军的兵卒,去清凉寺外面埋伏,想把那喆一行人杀个干干净净,然后把秦弱兰抢回宰相府。
可是他和章仲通万万没有想到,五百个士卒去截杀几十人,竟然大败亏输,死了一百多人,其他兵卒做鸟兽散,都不知所踪了,只回来了六十多人。
现在金陵城里的人们都在看蒲城章氏的笑话,而且下午家族的大部分产业都被查封了。并被抄没了大量的钱财,人员也被抓了不少。
他们派人去府衙疏通,可周成显根本不露面。
几个周成显的幕僚出来放话,说这次行动是面批准的,周府尹只不过是奉命执行罢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