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小,是一种罪,一种无法被宽恕的罪。
对于人类这样卑微的弱者而言,这个世界是吝啬的,付出的努力也得不到丝毫的回报,甚至没有力量去守护自己珍惜的东西,在别人眼中不过寻常之物对他们而言或许视若珍宝,但即便如此也会不知何时就被夺去。
而里昂所拥有的一切都已被夺走,他现在唯一想做的,就是将它们统统夺回来。
弗杜那的一切,是如此的陌生,无论它是多么的祥和与美丽,魔剑教团的人,是如此的可怕,无论人与人之间是多么的团结友爱,里昂都无法在其中找到一丁点的归属感,他经常会在夜晚从睡梦中惊醒,然后看着悠悠燃动的灯苗,一句话也说不出口,只是思家的眼泪,却无法背叛自己的真实情感。
他的根不在这里。
里昂的根,在另一个世界,在那个原本属于自己,自己也属于那里的小小的世界。
里昂的家。
所以里昂,想回家。
所以,才想得到力量!
“更多……更多的力量!”
那么为了那份力量,自己又到底能付出何种程度的觉悟呢?
【忘了是谁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的道德法则。】
如果说恶魔的血脉与灵魂能让他获得强大的力量,那么曾经作为人类的血脉与灵魂,又能给予他什么呢?人类引以为傲的智慧?亦或是人类至古传颂的情感?
当一个人已经不再为自己体内流淌的血脉而骄傲后,又有什么是不能抛弃的?
【仅仅是想回家罢了,只要能够回家,就算是那份作为人类的骄傲,也能够决然抛弃!】
猝不及防,毫无征兆的崩坏,恶魔的喃喃细语,凋零的似乎不止肉体的那部分,心也跟着开始肉体一起沉溺,没什么过不去,只是再也回不来,后悔吗?却只有因为快感而抽动着的脸部肌肉,如果那是笑,那就是天底下最虚伪的笑,如果那不是笑,却又怎么才能表达我此刻绝望的怖惧呢?
令人麻木的快·感,从脚趾延伸到发际,到每一条神经,每一根骨头,每一寸肌肤,就连每一个毛孔都因为这强烈的快感而颤抖起来,这就是……力量啊!
这就可以了吗?用这短暂又急促的片刻愉悦,填补自己心中的空洞,不安,虽然知道已经无法回头,但却固执地走下去,因为,因为眼前的是唯一的希望啊。
但又为什么偏偏要选崔西呢?
因为崔西身上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秘密,而这个秘密也是里昂最为迫切知晓的,——为何十余年前的鬼泣一剧情的最后,崔西会死而复生?
崔西的魔力充其量也不过是中等恶魔左右,何以在但丁魔力耗尽后,将自身的魔力传给对方后,居然能凭借这弱小的魔力一举将魔帝蒙杜斯打入空间乱流?
而在那之前,一共发生了两件事:一是但丁将斯巴达之剑相赠于崔西的遗体旁;二是但丁危机,崔西到来的前一刻,但丁曾依稀听到了母亲的呼唤。
换言之,要么是斯巴达之剑救了崔西,要么是逝去多年的伊娃,但丁的生母,一个早已死去二十年的人类女子在那时做了什么。
前者的可能性自是不必分说,而后者则是引发了长达数年的“伊娃天使论”,而两百年后超越其父的但丁更是彻底令后者的可能性增到最大。
那么伊娃真的是天使么?
但丁的一切成就,真的源自于他“半天使半恶魔”的血统?崔西的神秘复活与她后来神一般的助攻也都是伊娃的杰作?
这件事整整困扰了里昂无数时日,直到他在教团藏书馆其中一本典籍上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名为《原初》的故事……
“在一切次元,时空还未存在之前,名为混沌。在混沌内,无限的能量聚集在了一起,形成了最初的,第一个超能量存在体——阿尔戈萨克斯。”
“阿尔戈萨克斯早在一切还未出现前就已存在,作为超能量的它,没有生命。因为是完全的超能量体,并非生命体,永恒不灭。”
“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时空与次元的出现,早期的魔界,也是其中之一,时空本身又产生出了全新的能量,从而创造出了不同的生命,包括宇宙中的各种生命体,超次元中的各种生命体,以及亚空间的物质体等等,而魔界,也如此的产生出了一种全新的能量——魔力。”
“在这起源的魔力中,又诞生出了新生的存在,即与自混沌诞生的阿尔戈萨克斯这样的纯能量体截然不同的存在——具备能量的实质形态生命体。”
“而这样新生的最初生命体有两个,一名唤白色恶魔,一名唤黑色骑士。”
“随着包括魔界在内的各种次元和时空,与混沌的分离,各种次元的生命体也渐渐的与原本的混沌一族脱离开来。于是,一场混沌与各种次元,时空,包括魔界的恶魔与超次元的神的决战在混沌中展开了。最后,各种次元,时空的不同能量聚集在一起,用尽全力,封印了混沌一族,而同混沌为一体的阿尔戈萨克斯也随之沉睡。”
“此后,当时封印混沌一族之一的魔界中最强的两位原初恶魔——白色恶魔蒙杜斯自立为魔界帝王,而另一位更强大的黑色骑士斯巴达,则选择了守护封印混沌一族的封印,并漫游着各个次元,从宇宙,到超次元,从亚空间到魔界……斯巴达为了不让混沌一族再次苏醒,在不同的次元,时空漫游,并不断提升自身的魔力。”
当故事看到这里之时,里昂哪里还不明白,写这本书的人一定是个极为了不得的人物,信奉救世主斯巴达千年之久的魔剑教团,根本无法容忍还有什么凌驾于斯巴达之上的存在!而这本书的作者,居然敢将斯巴达的生平以这样的方式叙写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