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津京会战1
西南军空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天津外海击沉日本特混舰队两艘航空母舰、两艘巡洋舰、一艘战列舰,重创了一艘战列舰一艘巡洋舰两艘大型舰只。
消息传到大江南北的民众,顿时举国震动。
乱世悲秋,在日寇肆意践踏我大好河山之际,这样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传来,无疑是给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带来了一丝希望。
如果说国大党与西南政府签订的‘二一七合作”这样一个出于大局考虑的和平抗战协议,是拯救民族的大前提共识的话,那西南军实实在在的北上抗日,算是为这个不幸的民族注入了一丝活力。
三月的中华大地,被这个大胜的消息彻底鼓舞了,每一个城市都有大批的学生和市民走上街头,庆祝胜利,呼吁国大党与西南政府加大抗日合作力度,早日收复被日寇所占领的大好河山。
就在南京国民政府茫然不知西南的战机究竟是从哪里起飞的时候,西南联治政府已经发布了关于3.23天津海上大捷的政府新闻记者会。
西南联合自治政府外交部长李宗仁亲自出席了记者会,传达了西南政府的最新决定。
“……此次巨大胜利是在西南联治政府与国大党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换来的。或许此时此刻,在座的先生女士们都有不少报社同事正在廊坊前线采访,从我们与南京政府公布的战况以及这些勇敢的记者们从前线发回来的新闻报道,大家可以看到,无论是西南人民军还是国大党军队都在全力抗战。
不得不承认的是,在这场还在持续的战斗中,无论是西南人民军还是国大党官兵,都没有选择退缩,他们在前线昼夜与日军激战。据我所知,西南人民军和国大党军队的一些基层连营,半个月的战斗下来,甚至不得不补充高达70%的新兵。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可想而知,两路大军在廊坊与日军的激战达到了何种激烈的程度。
惨烈的牺牲换来了惨烈的胜利,我们的抗战道路任重而道远。
……我们呼吁国大党政府加大抗日力度,共抗强敌,西南政府已经做好一切之准备,迫切希望为抗日做出更大贡献。
同时,在这里,我代表西南政府宣布一个重大决定。
为了纪念在抗战中已经牺牲的和即将付出生命的中华儿女们,西南联合自治政府最高领导人龙星河亲自命令,西南政府将在成都修建抗日英雄纪念堂,凡是在这场抗日战争中的牺牲中华儿女,无论他们来自何方,无论他们死于何地,不分党派,不分籍贯,不分民族,凡是为这个民族反击日寇作出贡献的英雄们,都将魂归于此,受到后人千秋万世的祭奠,他们的功绩必将被千古铭记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中华民族从来都不是一个缺乏英雄的民族,我们缺乏的是一种对英雄的认同,往往当代英雄在他们的时代都饱受苦难,不为人知,不为人理解,要过上千百年才能被后人认可。而如今,我们不应该将祭奠与歌颂英雄的责任交给后代子孙去做,我们需要的是从现在开始记住他们,肯定他们,给予他们一个符合英雄功绩的最高肯定”
……
“不分党派,不分籍贯,只要他们为这场抗日战争付出了牺牲,都必将得到承认。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这个民族永远不会忘记英雄,忘记那些曾经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汉子民们,无异于背叛整个民族。”
1932年,4月21日
中日双方酝酿许久的京津会战终于正式爆发。
蒋光正在南京发表了《双方加强进一步合作的抗日宣言声明》。在全国一浪高过一浪的抗日呼声下,权衡多方利弊,最终在得到英美两国的支持后,南京国民政府终于下定最后决心,将集中军事力量与日军展开一场局部大会战。
在宣言中,蒋光正先是肯定了国大党与西南两军在抗日战场上的英勇作战,以及取得的丰富战果。委员长认为国家已经到了危难存亡之际,应该抱着玉石俱焚的无上勇气与日军决一死战。
他号召热血男儿踊跃参军,并希望全世界华人华侨能够像当年支持总理反清革命一样,支持这场民族生存之战。在讲话中,委员长被记者问到如何看待西南空军取得战果时,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建设国民政府的空军与海军,以期在将来能与日军一争长短。
整个会战初期,南京国民政府先后调动了包括第八师和第十师在内的4个中央精锐师(陈诚的三个师经过了战时补充),六个整编师(甲等师),宋哲元等部的八个乙等师,总计十八个师,兵员13万人。甚至出动包括铁甲战车队、卫戍南京的空军大队在内的拳头部队参加会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