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这个传说,那位姑娘带着些许狐疑的语气问:“假的吧?!”
“真的。”我说:“起码有一部分是真的,我在小山周围就见过那些窑址,每个相距得有三四里的样子,还有些残砖破瓦。”
我拿起前面座位靠背袋里的矿泉水,拧开瓶盖儿,对着嘴灌了一口,接着说:“但到底是不是烧了四十九天,我不就不知道了。那个崩裂的山沟子,据说是被七条龙顶破山体形成的,后来当地人都管那地儿叫七龙口。”
姑娘眨了眨眼睛,说道:“嗯,看来没准确有其事,那后来呢?”
“后来啊,就是最近。”我接着说:“周围村中,有村民到山坡上取土铺垫房基,挖了几车土后,几个村民在土层里挖出一大片交叠的青砖。有个冒失的年轻村民上来就敲开了几块,结果露出了一个大洞。从洞口看进去,里面有一个不小的方形空间,空间底部有一口很大的石棺,四壁似乎有壁画雕刻,屋顶门楼之类的东西。村民中有一位年长些的,文物保护意识还挺强,赶紧给当地政府打了电话。”
当时,文保所接到政府通知,组织了几名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核实。其中就有我的一个远方亲戚,名叫江海。他本人就在文保所工作,一接到通知和几个同事立马就开车去了小山。现场几个村民还在,几番询问所获不多。经过勘察,被敲破的砖洞在整个空间的顶部五点钟方向,把手电从洞口探进去,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空间大约三四十个平方,底部离地面约有三四米,基本可以断定那个空间是个墓室。粗看墓室型制是典型的明清青砖墓室结构,可以判断出破洞位于主墓室的墓道一侧的上方。因为光线不足,仅能看清东西北三面门楼,南侧是墓道。门楼有飞檐斗拱,砖雕漆柱,北面门楼最大,而东西两侧略小,门都被青砖封死。除了这些,其他细节都看不太清楚了。
江海跟几个文保所的同事分别在洞口查看了一番后,自己便拉着一位年长村民到一旁继续了解情况。江海从裤兜里掏出一盒红塔山,抽出两支烟,递了一支给那个村民。俩人点着香烟之后,江海便向村民开口问道:“老乡,你们取土之前,有没有发现地面上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
年长的村民答道:“也没啥不一样的,就是沿着山脚的几个地方都翻过几铲子,土质一般,最后翻到这地方,感觉土比较结实,最适合垫地基。”
“难怪。”江海说:“这土是封土,肯定结实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