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尹隽不无沮丧的回道:“如何是好?人都说五日京兆尹,说的就是这京官难当,本官才上任数月就碰上这等蹊跷之事,本官怎么知道如何是好?”
正在这时,一帮六七岁的小孩子蹦蹦跳跳的从府衙门口跑过,他们嘴里不断的念道着一段话:“王母到,阎罗笑,不要吵,不要闹,不敬王母地府去遵诏……”
“大人,这首童谣已经传的满长安城到处都是了,小孩子们都在唱,现在百姓们都在说警示碑现世,西王母娘娘要临凡降罪于人间,此事已是闹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了,大人快拿个主意吧!”少尹禀报道。
隽不疑沉思了半晌,最后把心一横道:“太皇太后寿诞在即,此事绝不可传进宫去,更不能任其继续扩散,你传令下去,全城戒严,严密封锁消息,把那些传唱童谣的小孩子悉数赶回家去交给父母看管,严禁出门,再发现谁家小孩再唱此童谣,全家连坐下狱。”
“是大人,”少尹董宣应道。
“另外,将那些传播此事的人全部抓起来,”隽不疑继续吩咐道。
董宣应了一声后问道:“大人,那这些警示碑如何安置?”
隽不疑略加思索后吩咐道:“找个偏僻的地方暂时掩埋起来,还有,不能再有警示碑被发现的事情发生了,这会更加引起恐慌,都城外方圆十里的区域内严禁乡民下地干活,违令者全部抓捕。”
董宣闻言,颇为犹豫的回道:“大人,这样不妥吧,现在是深秋,正是收割的季节,倘若禁止农民下地,时间久了,那些已熟的粟米就会烂在地里了,农民们就会颗粒无收,这……这恐怕会引起民变的。”
隽不疑目光严厉的看着少尹道:“就算烂掉所有的粟米也在所不惜,过几天就是太皇太后她老人家的寿诞,值此普天同庆之际必须遏止住此事的蔓延,总之,任何人若敢再散播此事,严惩不贷!”
两天后。
少尹董宣慌慌张张的跑进京兆尹府衙,见到隽不疑后上气不接下气的道:“大人……大人不好了!”
隽不疑一副胸有成竹的做派不紧不慢的说道:“莫不是有刁民不服约束?”
少尹摇头回道:“大人,是这样的,不知什么原因长安城里突然出现了大批披头散发,Uw.uknsh手持槐树枝杈的怪人,不管是官宅民宅还是店铺酒肆,他们直接闯入就拿槐树枝到处丈量,说只有找到让西王母娘娘临凡时满意的落脚之地才能化解降罪人间这一劫。”
隽不疑道:“有此等事?那还不快去让县尉调兵弹压地面,将那些怪人全抓了!”
少尹道:“大人,已经晚了,现在长安城很多百姓对此坚信不疑,很多人都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四处给西王母娘娘选择落脚之地,咱们都城郊外槐树上的树杈已经快被百姓给折光了!”
“什么?”隽不疑愤恨不已的骂道:“这些刁民简直太可恶!”
少尹继续道:“更严重的是,大人的禁令刚刚起到一些效果,可没想到被这些怪人如此一闹,西王母临凡降罪一事更是尽人皆知、沸沸扬扬,根本控制不住了,想必这会太皇太后和陛下已经知道了!”
“噗通”一声,听到此话,京兆尹隽不疑吓得脸色发白,双眼一翻,顿时就躺倒在座位上昏死了过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