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对国士院选举十分重视,他和靳贵商量后,向各省派出了自己的亲信作为代表,与各省巡抚三司一起审核参选人的资格,并且监督选举。
但是内心深处这些官僚的感觉却各不相同,政治嗅觉灵敏或者张超的亲信往往表现很积极,但是也有很多人根本不以为然甚至私底下消极应对,他们根本意识不到国士院的意义。
同时张超在各地国士院选举也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在江南的南直隶,浙江,福建和广东因为张超的合作者众多,他们非常清楚国士院选举的重要性,所以一早就动员起来。
在湖广、四川、陕西这些中间省份,甘肃、云南、贵州、广西这些老少边穷地区,张超就有些鞭长莫及,只能借助一些政治盟友和合作商人操作,但是只要钱到位了,这些人的能量可以很容易发挥出来,所以张超应该可以获得相当数量的票数。
尽管有种种顾虑和不足,在嘉靖元年四月,第一次的国士院选举开始时,天下几十万读书人开始选举时,仍然十分热闹,甚至可以说是群魔乱舞。
与此相对应的是很多大的家族因为谨慎或者因为对以下选上的选举很不以为然,也不愿意出来走动拉拢有投票权的秀才,所以选举结果一出来,很多地方真正有名望的清流或者大家族的子弟反而没有入选,倒是一些籍籍无名,态度很亲和的人成为了国士。
但是即便如此,嘉靖元年的国士院选举仍然是成功的,因为张超并不需要一个成熟的国士院来掣肘自己,现在这样一个国士院他能够控制的有四成多,还有三成多是各种各样籍籍无名的地方豪强,很容易被拉拢,剩下的不到两成才是对国政有所了解的退休官员,士族子弟,所以他可以轻松的利用这个国士院来进行种种改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