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少卿李仲文和右卫大将军姜宝谊奉李渊圣旨,率兵救援太原,一开始秦王李世民也一直在关注太原战事,听说李元吉被刘武周多次大败,曾请求率秦王府的人出战,却被李渊驳回。
“儿听闻太原战事不利,屈突通被刘武周大败榆次,左仆射李天河奔袭夏州尚未回返,如今太原城被刘武周团团围困,形势危急,儿愿率部将前去救太原,请父皇恩准”听闻太原诸郡纷纷沦陷,李世民再也安耐不住了。
本来依照房玄龄的意思,李世民这时候一定不要再去请战,因为这时候再去请战,李渊不但不同意,反而会认为李世民急功近利。可是李世民不听。一开始,李世民与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就没闲着,李天河攻破夏州后,他们观看地图,认为李元吉在太原坚守五日,李天河便有足够的时间赶回来。
谁成想刘武周攻势太猛,连屈突通都被其打败,甚至对着太原一日发动数十次冲锋,李世民这才主动请缨。
“朕已经派太常少卿李仲文和右卫大将军姜宝谊前去援救太原了,吾儿不必担忧,朕料想等我关中大军一到,必定拿下刘武周”李渊道。他之所以派这俩人去而不让李世民去,李渊心里清楚,若是派李建成的部下去,必然会引起李世民的强烈不满,若是派李世民去同理,而且这会李渊已经在暗中削弱分化李世民的秦王府,于是他只能派平阳公主李秀宁的部下前去。
李仲文曾经跟随平阳公主起兵鄠县,后来因其屡立战功,受到李渊的赏识,后来平阳公主驻守在娘子关一代,李仲文则跟着李渊一直在宫中为官。
而右卫大将军姜宝谊看似是李渊直接的手下,其实这姜宝谊就是李唐最初的太原元从六统军之一(其余五人为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及王长谐、杨毛,李世民所属右三统军为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三人,长孙顺德和刘弘基是李世民集团早期的干将,后来位列二十四功臣的人物,因此可以肯定是铁杆的秦王党。王长谐。姜宝谊、杨毛三人则是太原留守府所属的鹰扬郎将,起兵后属于李建成的左三统军。
所以,这次的任职看似公平其实又是李渊的私心所致,可他没想到,这次的私心,差点害了李元吉甚至丢了太原。虽然姜宝谊也是非常能打的,但是只能说是刘弘基一流,甚至连程知节都不如,只能算是个三流的战将。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是他属于李渊的嫡系将领,深受李渊器重。
李渊的手段非常高明,毕竟在隋朝做官多年,老奸巨猾,命李仲文和姜宝谊二人同时救援并州,这样李世民虽然心中有气明知李渊偏向李建成,但是也说不出什么来。因为李仲文是平阳公主李秀宁的部下,将他任命为并州行军总管,右卫大将军姜宝谊作为李仲文的副手,这一组合在外人看来,与李建成并无多大干系。
与此同时,刘武周大军在并州修整一夜之后,听闻探马来报说长安派救兵前来。宋金刚上前对刘武周道“如今长安援兵马上就要到了,臣愿率兵前去阻挡长安援兵”
于是刘武周将二十万大军分为三军,尉迟敬德引三万兵围攻太原晋阳,宋金刚引五万兵阻挡关中来的援兵,他自己则领剩下的十二万兵坐镇并州,随时增援其他两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