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士卒最多的不是此前溃败的辎重营,而是林字营,前前后后收拢了近千人,林字营溃营后,大多数人不是往南跑,而是往东,还有东南方向,往南要绕过柴桑城,逃命绝对不是什么好的选择,最终往南的也要先往东南才能慢慢再南下。所以楚元烈那里实际上接收的不多,大部分还是火字营刚到柴桑时在阵前接收的。
这些人也不敢直接逃回家去,当兵吃粮,回去干嘛,作为逃兵处罚很重的,败仗可以,再聚拢接着打就是了,直接跑回家性质就不一样了。
说起来这次战败与他们这些当兵的关系不大,高层中计怪小兵没有道理,又不是他们没有卖力,怎么责罚也罚不到他们头上。
因此大多数人脱离危险后又陆续找了回来,听到附近定山上有火字营的军队驻扎,就投了过来。
统计后,岳迁聚集了马槊骑兵近八百人,枪兵近千,这不是小股力量了。他又从民壮中选拔了一些人补充到枪兵里面凑成整数,大概也是强迫症。骑兵就算了,没有经过训练的民夫根本无用。
侦察的塘骑洒了出去,时刻监控庐江军动态,又与火字营取得了联系,把他的想法告诉了楚元烈,楚元烈吃惊岳迁所作所为,没有认为岳迁对他不敬,而是没想到岳迁搞出的场面,尤其是听到岳迁手上现在有一千八百人的正规兵力。
“这岳迁真是人才啊!”此前就欣赏岳迁时不时给他惊喜,这次惊喜更大。
卢载文对此也是兴趣大增,这众多坏消息中,这岳迁的实力扩张就是好事,在定山牵制的越有力,对他们这边好处不言而喻。
而且岳迁此前的大胜,歼灭近千,自己几乎没有损失,简直是鼓舞人心的大事。
“我要为岳迁这名小将请功!”得知岳迁才十七岁,卢载文更是惊讶,心头还泛起了一丝嫉妒,不过这丝嫉妒很快就被他压下了,他卢载文不是量小之人,何况这等少年英雄,笼络还来不及,岂能往外推的道理。
豫章各方都急需要竖立信心,岳迁的出现是及时雨,反应迅速,立刻就下达了表彰令,节度使大人的特使快马加鞭到了定山军营。
一身材挺拔,轩逸如松的中年男子当众宣读,背后站立两员英姿勃勃的小将,岳迁单膝跪拜接受新的任命。
“着授岳迁从九品上陪戎校尉,节制定山寨兵马,战事当前,允便宜行事。”
这官阶品衔超过尤世腾了,以后尤世腾见了他也得说下官或者卑职,果然还是军功升迁最快。定山的人马名正言顺归岳迁指挥了,这是岳迁最看重的,给予了战事独立指挥权。
节度使果然是打仗打出来的位置,非世袭草包,知道放手让有才能的将领发挥,也乐于提拔年轻将领。
“谢节度使大人擢拔,敢不效命。”岳迁大声谢过。
中年男子便赐下将符虎印,岳迁接过查看,印上刻有他的名姓。
中年男子接着宣读道:“鉴于定山军中缺乏文官,调文林郎萧智云任军中参录事。”这文林郎是文散官品级,从九品,级别上和现在岳迁一样,但文官品级是不能和武官等量齐观。
宣读完后,这中年男子撩起衣服下摆就向岳迁下拜,他就是文林郎萧智云,此前他接受岳迁下拜是他代表节度使大人宣令,宣读完毕就以下属身份向岳迁这位主官拜见了。
“属下萧智云拜见岳将军。”陪戎校尉是正式将军称号,岳迁终于成了真正将军。
岳迁以手扶起萧智云,“文林郎快快请起,你我同心协力,军中诸事以后就有劳了。”
萧智云道:“不敢,愿附将军骥尾。”
岳迁知道这安插个参录事过来,是卢炳忠控制军头诸将的应有手段,他并无意见,他本身也没有要造反自立的意思,能够独立领军,只要军事指挥上萧智云不干涉就都无不可。
而且对于武贵文贱,让他想起前世宋朝文贵武贱,这两种极端都为他不喜,各自弊端都非常明显,因此颇为诚恳的对萧智云说道:
“文林郎莫要自谦,我这里真是需要先生。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无论缺了哪一个都有失偏颇。军中多是粗野武人,行事规章不免粗陋,都急需先生整理,还有筹划定策,也需要先生智慧。”
萧智云有些惊讶,没想到岳迁如此年轻还有这般认识,本以为只是会打仗,难道真有天授?再拜道:“愿为大人效力。”
这一番话听得萧智云背后两小将眼中异彩纷呈,引得岳迁不由多打量了两眼,心头想到:“这也长得太俊了点吧!只是单薄了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