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历史长河中,著名战役出现的几率太小了一点。大部分的战斗,还是按照常态来的。说起来,要是每一仗都是著名战役的话,恐怕也就没有什么著名战役了。这跟天下皆贪便是天下无贪是一个道理。
严舆现在就部队数量来说,要少一点点,但是部队质量却又好一些。总的来说,在硬件上两方的差距算不上很大。这么一来,决定胜负的就体现在将领、士气、计谋等方面了。
就将领方面而言,荆州唯一拿得出手的也就那么几个人。蔡瑁,正在襄阳镇守;文聘,因为上次战败,被刘表派去镇守进入西蜀的道路,就职务来说算不上是降职,不过总归是没能参加这一次战斗。
黄忠,众所周知,黄忠出名是加入刘备之后。现在的黄忠虽然生猛,但不过是个中郎将,刘表当然不会专门从长沙将他调过来了。综上所述,刘表此时手下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一个黄祖,只有一个黄祖。
而严舆手下则有太史慈、徐盛、蒋钦、凌操、贺齐、董袭。更不用提庐江还有周瑜跟华雄两人,可谓是将星云集。光从将领方面来看,严舆完胜刘表。
就士气而言,蒯良在江东的部署全部无效,顺便还帮严舆名正言顺的消灭了一批人,达到了杀鸡儆猴的效果。而且荆州以十万之兵,攻打柴桑六万人,一个月过去,连点动静都没有,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荆州兵将显然是有点衰了。
而江东军士被压着打了这么久,那真是窝了一肚子火。要知道,在严舆这里,战功是可以换取土地的,是发家致富的捷径。所以江东军士的特点就是想打仗,要打仗,不打仗不舒服斯基。
但是想打又不给打,还只能守在原地让别人打,这让江东军士,尤其是跟了严舆一两年的江东军士们很不满。向来只有他们欺负别人的,什么时候轮到别人欺负他们?
从士气方面,江东完爆荆州。
至于计谋,呵呵,大家都知道,严舆很喜欢阴人的。
严舆率兵出城,先是让两翼向前推进,自己再接着跟进,成凹字形。而原本一直主动攻击的刘表发现严舆主动开战,却是高挂免战牌。现在荆州兵将士气低靡,刘表不想打。反正他的营寨之前深沟拒马高墙,刘表借严舆几个胆子,严舆也不敢强攻。
不过刘表不明白,严舆不用强攻,他不想打,严舆逼他出来打就是了。严舆之前攻柴桑带来了十几架井栏,这玩意不仅仅可以用来攻城,对付龟缩不出的家伙还有奇效。
箭簇如雨更如蝗,虽然已经准备好迎接井栏攻势,但是居高临下的攻击让刘表的营寨很压抑。何况刘表营中并没有足够的盾牌,一下子就被杀伤了不少军士。
刘表营寨不比城墙,城墙毕竟有那么高,在城墙上,凭借弓弩手还能打个你来我往。但是现在一个天一个地,这完全没法打。
刘表知道,自己不能再坐以待毙了,再让江东军这么肆无忌惮的居高临下的射击,对己方部队士气打击太大了。如今荆州军的士气已经禁不起这样的打击了。所以,虽然非常不想打,但是刘表还是下令:“整军,迎敌。”
刘表营寨大军开始集结,严舆见状也是让井栏后撤。毕竟井栏是重要的攻城武器,造价不低,如果被破坏可就不好了。而且,一旦开始野战,双方剿杀在一起,敌我难分,井栏的作用也就不大了。
超过十万大军剿杀在一起,实在是很壮观的场面。最先交锋的是两翼,担任两翼指挥的是太史慈与贺齐。
不过严舆将原本留在中军的董袭跟凌操放到了左右两翼,而将徐盛跟蒋钦调回了中军。严舆摆出凹字阵,自然就知道,最先交手的肯定是两翼。
因为除非刘表脑残,不让肯定不会往自己的包围里面钻。如此一来,两翼的攻势便显得极为重要了。严舆将这两名勇将放到两翼,就是要他们担任先锋,给刘表的荆州军来一个下马威。
凌操、董袭果然不负所望,两人各自率领三千兵马,刚刚接触便是撕开了荆州军的阵型。若不是严舆有令,命两人不可冲得太猛,两人不知道会冲到什么地方去。
见到两翼打开局面,严舆便是让中军加快脚步。要不然两翼太过突前而中军跟不上脚步就会被隔开,中军是连接整个凹字阵的所在,一旦中军被围,左右两翼也就被孤立。
荆州军数量毕竟要多两三万,要是被隔开,包围,那这一战可就不好打了。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