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还是随机的,又因为前期没有任何优势,所以只能选择蛰伏。
当中又刻意避开了一些大势力,到最后选择了去渤海郡发展势力。
渤海郡靠海,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着,再加上国家拥有大量的造船专家,这些可都是优势。
实际上一开始的发展还算顺利,毕竟军队在自己手里,而且渤海郡绝大多数的领主都是自己人,在清除掉一些其他朝代的势力之后,整个渤海郡已经被实质占领了。
但这还不够,现代人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武将、文臣。
光靠召唤符去召唤根本就是杯水车薪,而且召唤出来的武将大多都是乡勇级别的,就算偶尔出现一些勇将,也无法对其他势力形成压制,反而成为了最大的弱点。
这一切直到英雄碑的出现才得到改善,现代人是有资格获得英雄碑的,在抵御异族入侵这方面,涌现出了数不尽的英雄豪杰。
抵御霓虹国的入侵,抵御老鹰国的入侵,甚至还有大象国以及猴子国。
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多少英雄豪杰抛头颅、洒热血,这才铸就了英雄碑的诞生。
身为唯一特殊建筑,英雄碑为河间国和渤海郡带来了大批的武将、文臣。
既有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也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当然也有爱国诗人、将领辛弃疾以及抗清名将史可法。
除了这些之外,英雄碑召唤出来的还有虎门销烟林则徐,海疆英魂邓世昌, .nsh.c南明儒将、诗人、抗清英雄张煌言,说出了“头可断,发决不可剃”的抗清三公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三人,“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的夏完淳、明末文学家、诗人陈子龙。
短短一年时间里,英雄碑累计召唤出了十二名武将、文臣。
若是在加上之前被岳飞擒住的李秀成和陈玉成两人,以及之前召唤出来的武将,整个官方势力所拥有的武将文臣多达三十余人。
这个实力放在任何一个地方都称得上豪华,但偏偏是在冀州!
这里要面对的强人太多、太猛,不说其他的,就说盘踞在冀州的朱棣就不好对付。
朱棣手下拥有黑衣宰相姚广孝,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淇国公丘福,成国公朱能,荣国公张玉,泾国公陈亨,另外还有张武、陈圭、郑亨、孟善、火真、顾成、王忠、王聪、徐忠、张信、李远、郭亮、房宽、谭渊、徐祥、徐理、李浚、张辅、唐云、谭忠、孙岩、房胜等人。
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人物,想要战胜他,哪有这么容易。
正是因为感受到了压力,所以李建国才会亲自出马,根据情报,鹿城手底下拥有不少十分给力的文臣、武将。
单单是神将张辽、赵云、太史慈就十分令人羡慕了,更别说还有凤雏庞统,大谋士法正、徐庶以及将才杨秀清、俞大猷、石达开、关胜、徐宁等人。
任何一个人来到冀州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不过李建国也清楚,鹿城是不可能将这些武将文臣放出去的。
而且李建国原本就没有奢望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