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迁本来有四十来个直属亲信,昨日一战折损近半,赵志敬把所有水兵交给他后如今手下加上船夫桨手足有百多人,更重要的是那艘王伦视若珍宝的斗舰也归他管了。虽然不如直接成为大当家痛快,这个结果也让杜迁很满意了。他正指挥着着一群手下不断操纵船只聚散离合排练队形。
早上听了赵志敬一席话后,杜迁敏锐的意识到赵志敬大练兵的背后,近期必定要对外动手,否则单靠山寨积蓄物资根本撑不了多久。一旦到时自己出了差错,赵志敬恐怕会把自己水师的权力名正言顺的收回去。随着水师的船绕梁山转了几圈,杜迁站在旁边指指点点,给赵志敬讲解附近水域状况和操舟技巧。杜迁是守成的性子,现在寨主之位已定,他虽不会主动靠拢效忠赵志敬,但也没必要与赵志敬处处争锋,自会做好分内之事。
朱贵先安排好手下几个辎兵小队的工作,什么打渔补屋、保养兵器、整饬卫生、修缮防御等等,尤其是赵志敬特别叮嘱的伤兵卫生问题后,就带了几个人下山采购肉蔬去了,一是因为赵志敬允诺的奖励,更重要的是新寨主上位后的惯例大犒赏。
下午时分,几艘打渔的船满载而归,一艘快艇拉着半只肥猪靠上码头,八口大锅就支在校场边缘,加上调料和蔬菜后咕噜噜的煮起来,寒风呼啸,香味四溢,惹得整个山寨的人直吞口水。战兵们的训练热情更加高涨,原本一天训练下来差不多都筋疲力尽,此时仿佛又焕发了无穷的精力,动作矫健奔腾,活力四射。
训练完毕,赵志敬、林冲、秦叔宝三人根据各战兵的表现进行打分,得分最高的五十人每人分到一块猪肉,他们炫耀的看着四周羡慕的目光美滋滋的大口吃起来,其余的战兵们则一人一条鲜鱼补充体力,这对常年不知肉味的水寨喽啰也是意外之喜,当然比起猪肉来还是差了很多,不由的暗暗发狠,明天训练一定要进前五十。
水兵和辎兵们也各自获得了十个吃肉的名额,杜迁和朱贵很快带人来分了,一时间赵志敬的声望在山寨中攀到顶峰。
山寨穷困,看到战兵们大口吃肉,有几个没分到的人疯狂的扑上去要抢肉吃,被早已有所准备的朱贵立即拿下,每人抽了十鞭子才老实下来,不劳而获,哪有那么好的事?想吃肉,自己努力吧。这一幕看的辎兵们都心底咬牙,明天一定要挑战他们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兵。
吃完晚饭,赵志敬到伤兵营探望了治疗的情况,顺带把剩下的肉、鱼分发一空,同时允诺他们伤好后同样可以参加战兵的选拔。
随后几日,在希望和美味的刺激下,整个梁山寨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以前的懒散全都不翼而飞,每个人都火气腾腾拼尽全力将手头上的事做到最好,一刻不停地忙碌训练。甚至在众人的强力要求下,战兵的队伍扩大到二百人。
林冲不愧是禁军教头,用了三天工夫教战兵们学会了一套简单的枪法,使得无论是单打独斗还是数人合击都威力倍增。而秦叔宝更注重团队配合战阵变化,短短时间就将战兵们大体捏合成一个整体。
在与两人的讨论中,赵志敬发现穿越者们惯用的大杀器‘军姿队列训练’这时早就有了,虽然没有后世那么多花样,但要求却更加严格。想想也对,古代步兵最重要的迎敌手段——战阵完全是靠队列步伐的转换完成的,每每数千上万人进退攻防如出一辙,决不能有半点差错,由此就可看出古代对队列的重视程度。
大感失望的赵志敬不好意思继续在两位行家面前献丑,闲暇时候开始着手制定梁山寨寨规,更准确的说法是军队条令。 一个完善的团体,必须有明确的上下结构和奖惩制度,有针对发生各种情况时如何处理的规定。赵志敬要做的事把一切确立下来,对与错、善与恶、奖与惩。无规矩不成方圆,赵志敬一向认为兵与匪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纪律,土匪团伙的维系是靠义气,靠领导者的个人威望,而军队则是依照严明的纪律规范。后世解放军在条令的执行就达到了极完美的程度,《步兵战斗条令》、《内务条令》、《纪律条令》等条令成为解放军战斗力最重要的保障。赵志敬把记忆中的部分整理出来与实际结合后,细致的分类和严密的逻辑让秦叔宝、林冲、孙升三个老行伍大开眼界,开始在山寨内逐步实施。
赵志敬日夜忙个不停,白日不但要与战兵们一起训练、理顺各种关系、处理突发事件,还要重新布置山寨的防御、检视山寨所拥有的各类物资。晚上与林冲、秦叔宝商量第二日的训练,约谈提拔可堪用的手下,了解周围的诸郡县的情况。
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梁山寨全速运转,时刻都在发展壮大,同时赵志敬此时的地位已经稳如泰山。
七天后的大清早,朱贵带着一个满脸焦虑的胖子满脸苦找到赵志敬。(这一段情节实在不是我擅长,种田建设本就枯燥,加上我的笔力欠缺,看不过的兄弟可以跳过,话说我也郁闷的不行,为了这几章把时间都耗没了,反反复复修改,甚至存稿都一点不剩,郁闷,太郁闷了。奥,明天开新的场景了。)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