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仲元离开两禅院,对于两禅院老和尚说的一番话,没过多放在心上,第一次接触所谓佛教,也只是有了个初步印象,索性观感不差。老和尚那番关于读书人的谈话,齐仲元也只是听了个大概,自己现在连个读书人都算不上,怎么去评价读书人。
要不是那没管过自己的老爹,出来前告诉自己做个读书人,恐怕自己就跑到江湖里做个畅快淋漓大侠,行侠仗义多痛快。
齐仲元不在向西,转而南下,雨过天晴,路上因大雨耽搁行程的赶路人,不断路过,牵马走路的齐仲元反而不断引起赶路人的注意,毕竟官道上牵马不骑的傻子不多。
牵马路过一条河,河对岸一村庄,齐仲元拉马走到河边,自顾做了下来,马也就低头吃起了草,拿出从破败书院抄录的几本书。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这第一句就是太白剑仙所作之诗,难怪世家人曾传闻,太白剑仙执剑登天门,醉卧观云潮。齐仲元看着这后半句,乱把白云揉碎,且在醉酒后,潇洒人间满姿态。太白由诗仙转入剑仙似乎从这诗中便能找出些许缘由来,如此洒脱不羁的性格,也是这样的狂妄,文武皆至人间巅峰,舍弃一身道理,从此我出剑便是道理。
太白楼,读书人,老爹最后让去一趟太白楼,是真的让自己单纯的做个读书人么,还是说,也似太白剑仙那样,读书人作诗,抵至人间诗仙。
这第一页太白的一句诗就让齐仲元深思良久,撇过头看着马的方向的齐仲元,手上的书翻过了页,可后面内容已无心情看下去。抬头看天,落日以至。对岸村庄妇孺呼喊孩子的声音远远传过来:“秋儿,快回来。”
儿时的齐仲元跟随母亲在南方的一座小镇上生活,那时听娘说:跟随老爹一路打到那,原本是要去再南方的,若不是你快要足月了,不会停在小镇的。
结果这一停留啊,就是六年,齐仲元第一次见到老爹的时候就已六岁了,大姐也没了老爹的印象,两个孩子啊,第一次见到那个手臂上,一双布满伤疤的手,只敢看着,不敢靠近,若不是娘说:“元儿,过来,这是你爹。”本来已经走过去的齐仲元突然就跑了出去,也不知是吓的还是怎么了。
齐仲元想啊,当时自己也并没有被吓着,只是现在想起来,很是高兴,沿着镇子里的路一路跑到头,满脑子的就是想把这个消息告诉平日里一起打闹的伙伴,这些人里,就他没有爹。
平时也没被少说,记得有一次被几个人一起说:你没爹,你说有,你叫出来给大伙看一看啊。
那时的齐仲元转头抹着红了的双眼,默默走着,走到一个平时自己不开心就会去的地方,蹲在那,也没哭,只是蹲坐在那。直到娘的声音远远传过来,齐仲元才站起身来,手局促的摆弄着看着向自己走过来的娘。
“小元,快过来。”
“娘,我是不是没有爹?”
似乎是突然被问住了,也只是将齐仲元抱在怀里,拍打着后背,然后拉过大女儿,一起抱在怀里:“你爹啊,在南边呢,等打完了仗就回来。”似乎是怕两个孩子不相信。
“快了,你爹上个月刚回信,就快要回来了。”
“真的吗,娘,你别骗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