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出现这个意外,也不能怪王永民考虑不周,因为他也不可能预料的商人会对百姓强买强卖,况且除了强买强卖之外,这十三万石粮食中,还有几万石是官府的官粮。
官府的官粮都是百姓交上来田赋税,哪怕是一个下等县的赋税也有三万多石粮食,而像牟平、文登这两个县一年田赋税能够达到十万石。
地方官府肯定是会把百姓该交的粮食一粒不差的收齐,却也肯定是不会足额上缴的给朝廷的,特别是到了明末时期,能够上缴一半就很不错了。
剩下的一半则看朝廷那边是什么态度,总之都是能拖就拖,实在推脱不了的,就一点一点地往上交,但是不管怎么样,到最后地方官府至少都会扣下二到三成的赋税,留给自己用。
这也怪明朝政府给官员们的发放的工资只在太低了,正一品的文官,一个月的工资才八十七石,按照京师的武将,也就是八十七两银一个月。
八十七两银有什么用,京师的物价比地方也更高,雇佣一个佣人至少也得二两银,如果是身体健壮的家丁,肯定要会更高,按照这个标准,堂堂的一品大员,家里雇十个佣人,平时什们娱乐活动都不参加,每天也只能啃馒头。
这样的俸禄,不管搁在哪个当官的身上,心里也不会平衡啊!
他们从苦读十多年的圣贤书,然后又在官场上苦熬几十年,斗倒了不知道多少对手,期间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起起落落,终于当上了一品大员,难道就是为了每天早中晚啃几个馒头吗。
这还是一品大员的工资,向张崇德这样七品知县,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七石半,在文登县换成银也就是有三两七钱银,别地主了,就是地主的管家的工资都比知县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