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在漆黑的夜空中再也找不到月亮的踪影,请不要惊慌。它只是暂时变成了黑色。
奇异的天文现象已经持续了一周了。月亮不见了,地面的任何光学望远镜都无法捕捉到它的踪影。学者们确定它还存在,只是不再有光亮。
真是讽刺啊,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第一个发现这一奇异天象的人居然是出生在二十一世纪末的姥姥,少数几个有抬头看向天空习惯的人。我的姥姥是“本科学历“(按照当时的说法),参加过“高考“(现在只在历史课本出现的名词),毕业于一所不知名的大学(当年还有一流大学与二流大学的说法,现在只有一所泛欧亚联合大学,原来的大学都不复存在了。),后来当了老师。当她执着的给天文台打电话时,我的儿子在旁边问我什么是月亮,我一下没反应过来,愣在了那里。
月亮,真的是一个遥远的名词。
我不知道从何给他说起。质量?半径?元素含量?公转周期?轨道方程?
“爸爸,月亮是什么颜色的?“
我一时语塞。颜色,哦,颜色啊。我想,应该是黄色的吧。不对,银色吗?再等等,是……是……
“可能是黑色的吧。“我摸了摸儿子的小脑袋。
黑色的月亮,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对,颜色而已。只要它正常的绕着我们旋转,颜色什么的,无所谓吧。让光谱学家头疼去吧,我确实懒得思考这种问题。
打开预设好的便当盒,早餐还是和我平时设计的一样,煎蛋、包子和豆浆。吃的时候,全息新闻正在播报这一奇观。儿子听的很认真,也好,不用我帮他普及月亮的知识了。
“您好,有客人在门口等候。“
Sfer系统的提示音让我匆忙放下了筷子,来到了门口。拉开安全门,门外是一个瘦高的年轻人。他穿着黑色燕尾服,脸色很白,头发梳的很整齐。他的腋下是一个黑色的夹子,别着一杆速写笔。
“您好,可以占用您几分钟的时间吗?我是政府的调研人员。“他标准的微笑着,口气很礼貌。不过,政府的调研人员什么时候打扮的这么复古了?是文化部的新政策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