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一九四一年的游击队,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会直接放弃安山镇,再在运动中找机会打击敌人,以破袭战削弱敌人。可是梁山义军不会这样做,现在是一六四一年,梁山义军看起来似乎也广泛发动了群众,可以其实作为梁山义军骨干的李青山的老兄弟及闯军老兵骨子里还是封建军队那一套,他们发动群众不是因为他们成功建立了基层组织,而是因为群众吃不上饭、群众恨大清,是在同行的衬托下实现的。他们要是放弃了安山镇,就彻底失去了对这一地区的控制权,就会从驱逐鞑虏的义军变成占山为王的寨主。
所以,梁山义军必然会保卫安山镇。勒克德浑当然不能从理论上解释这个问题,但是自幼耳濡目染得来的军事经验让他能够得出相同的结论。这种义军,占据城市死拼硬打,最后结果就是必定被正规军灭亡;放弃城市流动作战,结果就是自己垮掉。至于像大明这样能让流寇越流越成事,那是因为大明已经烂透了,处处有人造反,清朝还真不至于混到这种程度。
历尽千难万险,清军总算抵达了最后的宿营地。这一路上梁山义军的袭扰已经变得很微弱,义军毕竟不是沼泽里的青蛙,他们携带武器走小路来袭扰清军,体力消耗也是极大的。既然清军累得不行了,那么义军同样也快到极限了。可是到了之后,清军就傻眼了,这地方怎么跟被狗啃过一样?
以梁山义军的人数,是绝对挖不成这么大的工程的,虽然毫无技巧,就是把地面挖得凹凸不平,同时让水灌进来,可是必须要极多的人力才能做到。梁山义军这些日子一直在袭击清军,哪来这么多人。
这应该是附近老百姓的手笔,ww.ukansh.而且应该有上万人,趁着梁山义军袭扰清军耽搁的这些时间连夜赶工。勒克德浑颇为惊奇,如果干活的老百姓是抓壮丁抓来的,那么肯定会干活惜力,再怎么催促,也不会挖得这样快;如果是雇来的,梁山义军哪里有雇一万民夫的钱;难不成这些人是自己愿意来的?现在可是春耕时节啊,勒克德浑再不懂军事以外的事,也知道春耕时各家贝子贝勒派人出劳役的时候也推三阻四的,尤其是他爷爷代善,打仗的时候不惜命,让他出几个包衣、几头牲口时却抠门得要死。居然还干过因为岳讬的房子比自己的大,叫上阿敏和莽古尔泰一起找岳讬,要和岳讬换房的事。代善没当上努尔哈赤的接班人,真是后金的大幸。
就连爱新觉罗自己家的人,都不会这么为大清无私奉献,山东老百姓有这么高的觉悟?
其实也不是山东老百姓觉悟高,而是被逼得实在没办法了。又闹天灾,又闹清兵,勒克德浑一路上修路、运输物资,也得征调民夫,征调不来就直接抓壮丁。勒克德浑修路,义军就拆,拆了之后勒克德浑就再抓壮丁再修……这么来回折腾谁受得了。
但老百姓还真是有些觉悟。清军一直在刻意彰显他们与汉人百姓不同的特殊性。老百姓就算没接受过教育,也看过戏,听过书,梁山好汉和番邦胡虏他们还是分得清的。勒克德浑说大清能赢,李青山说闯王能赢,老百姓信谁的话?大清赢了,一切照旧,闯王赢了,三年免征。在大清的衬托之下,艾双双带人去周边乡村发动,每人给几个馍,就把老百姓叫来干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