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茹推着购物车在超市中走了几个来回,车里满满的都是孩子的东西,零食,奶粉,玩具,她能想的到三岁的女儿看到这些时兴奋的小样,可是却不知道该给她五岁的儿子买点什么。
小孩子喜欢的东西他都不喜欢。尤其是小男孩喜欢的玩具枪,玩具车,积木……他都没兴趣,要说这孩子从生下来就和正常孩子不一样。从呱呱坠地时哭那一声之后就再没哭过,这让当初她一个新手妈妈很省心,可是过了一年他们发现,这孩子不光不会哭,也不会笑。
又过了两年发现,他还不会说话。每天的小脸上几乎都没什么表情,就像是一张白板,饿了就到你身边眼巴巴的看着,也不会叫爸爸妈妈。这就让人苦恼了,她的丈夫曾培是当地的市长,有条件找省里甚至全国最好的医生给他看病,结果都是一样,孩子非常健康什么毛病都没有。
最后,有个老中医说道:不说不笑可能就是时候未到,他还举了500年前王阳明的例子,说那位几乎成圣的存在五岁之前也没开过口。这让李茹稍稍放下心来,她坚信儿子曾易就是像先贤一样的人。
等到曾易三岁的时候,李茹开始给他讲故事,什么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各种漫画,他都不喜欢,习惯了的李茹都麻木了,反正儿子对什么都兴趣缺缺。直到有一天,她在家无聊的时候打开了电视,有一搭无一搭的看了一会就去做饭了,等她从厨房里出来的时候忽然发现曾易坐在沙发上一本正经的看电视呢。
他以前是不看电视的呀,难道是什么节目能吸引他?李茹一看,竟然是老版的封神榜。看着曾易看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她心里可乐了,小子,终于让老妈知道你也有喜欢的东西了。从那时开始,李茹每天给他讲封神演义,上古神话传说,山海经啊,搜神记啊各种神怪类的作品。还别说,曾易一直都会认真的听着,而李茹为了垄断她讲故事的权利,增加曾易对她的依赖程度和交流时间,她甚至刻意的不教曾易识字。但是即便是她这样藏着掖着的,等到曾易四岁的时候她惊讶的发现他竟然识字了,从认识第一个字开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能够无障碍阅读。
这让李茹觉得自己这个母亲的权威性都受到了影响。不过还好她发现家里除了一本西游记之外在没有其它的神话故事了。于是当曾易没书可看的时候只有去找李茹,这么眼巴巴的看着她一会的功夫,李茹就会变魔术一样在身后拿出一本《佛本是道(一)》,看着曾易满意而归,李茹心里又开心一些。后来她不愁曾易不找她,只愁这孩子有点快,那么大部头的佛本是道,十天就看完了。虽然网络小说浩如烟海,但是能给孩子看的毕竟少数,所以她那段时间的主要工作是给曾易筛选神话故事,仙侠小说。
又过了一年多,曾易已经五岁的时候,李茹发现他除了看小说,就是在发呆。眼光没有什么焦距的那种,和孩子们的神一点都不一样。三个月前的一天,李茹脑子里灵光一闪,既然曾易这么喜欢仙侠,那应该对习武也有兴趣吧,虽然自己师门的东西不能教,但是一些民间就有流传的功夫,拳法教一教总没问题吧。之前她总是被保守师门秘密,不能私传修行这样的想法束缚住了,想到她一个宗师教一点基础课还是没问题的。于是,她在曾易看着院子发呆的时候,故意的跑过去打了一套太极拳。
从那天开始,曾易在没有看过小说了。
虽然李茹打的只是最为普及的24式太极拳。可她的境界高啊。八年前她就在师门筑基成功,成为了当代最为年轻的先天弟子。先天,在世俗界叫做大宗师,几乎是行走在江湖中境界最高的修行者了。而且八年来,她始终不辍修炼,当下的境界已经稳稳的维持在筑基圆满。
这是因为有六年多的时间,她远离师门,缺少资源,否则,以她的资质,也许早就结丹了。曾易看过李茹打过太极拳后就开始痴迷练拳。从最一开始跟着李茹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学习,一天后自己就磕磕绊绊的打下全套。李茹对曾易的速度没有不满也没有惊艳,毕竟她在学太极拳时也只有十岁不到,64式太极拳她一个上午就已经打的有模有样了。
和她的师兄师姐相比,曾易学的并不快。但是再过几天,她发现曾易极其专注。24式太极拳打上一遍十分钟不到,而曾易通常要半个小时才能打完一遍,一遍打一遍琢磨,动作很慢,很慢。而且以李茹对拳法观察的细微程度来看,曾易每一遍的打法几乎都不一样,虽然只是细微的不同,但是这样的不同都是再向着更协调,更自然的方向在演化。这种细微的区别慢慢的积累也会发生量变,直到一个月后李茹发现,曾易的二十四式太极已经在动作成熟度的领悟上完全超过了自己。但是曾易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每天不间断的练习。他的动作变得越来越慢,原本半个小时能打一套,延长到了一个小时,每一次打完一套拳曾易都像是在水里捞出来一样,浑身湿透。
李茹不得不提前准备好盐水葡萄糖,等他打完马上就给他灌下去。等到曾易气息理顺之后,马上又开始重复练习。简直就是一副武痴的做派。第二遍打完后,光喝葡萄糖就不行了,李茹就得给他准备好饭食,有时候赶不及就直接买上馒头熟食,毕竟一天六七顿饭,哪个当妈的也忙活不过来。
第二个月后,曾易的拳式已经更趋臻化,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像是行云流水般的自然,就连李茹看后都产生了很大的启发,在跟着曾易打过几趟拳后,她竟然隐隐的感觉到了结丹的趋势。只是她现在没有灵石灵药支撑,只能靠持续修炼来积累,否则她相信多打几遍拳,得到更多一些体悟后,她就能一举结丹。
只是在一个月前,曾易竟然不再练拳了,这让李茹很奇怪。他就那样,又坐在院子里发呆。问他怎么了,他只是摇摇头。李茹开始奇怪,难道是他玩够了?不像,曾易绝对不是那样的孩子,练拳对他而言从来就不是在玩。如果不是玩,那是遇到了什么问题了?这孩子,吃了不会说话的亏啊,有问题你问啊,别的问题你妈解决不了,修行上的事儿,你妈厉害着呢。只是他能遇到什么问题呢?
猛然间她想到,这孩子怕不是已经遇到了瓶颈了吧。他才多大啊,两个月的太极拳就能让他完成皮肉境的修炼?而且还是普及的24式太极拳。
李茹摸着曾易的胳膊腿,震惊不已。这哪里是遇上了皮肉境的瓶颈,修行的第一境界这孩子不知不觉就趟过去了,现在已经到了筋骨境的后期了。这也难怪,曾易是她的儿子,遗传了她的体质,而且十月怀胎的时候,她也没少用灵气喂养胎儿,所以曾易一生下来,体魄就强于常人。皮肉境是入门,练到这个境界的人最明显的变化是皮肤一方面强度变大,另一方面会更细腻。曾易本来就是个孩子,皮肤变细腻了也看不出来。而且这个境界相对容易修习,只需要勤学苦练,既不需要天赋,也不需要天材地宝的支撑,下功夫干就完了。但是筋骨境就不一样了,要突破筋骨境一方面需要不断的修炼,另一方面,想要快速突破就需要就强大气血的药物冲击了。而曾易毕竟修行的时间太短,最重要的是他本来就是个孩子,也没有药物支撑,就只好用水磨工夫慢慢修炼了。
李茹想到这里又觉得不对,按这孩子的性子不是越到这个时候越应该勤加修炼么?这样才能早日突破啊。可是他却在这么关键的时候停了下来,难道是?
就像是一道闪电在脑海里划过——他的体质承受不了他的拳意了,他推演不下去了。确实是这样,这拳意能让她这样的一个宗师获益匪浅,差点结丹,可见意境的深远。如果曾易继续练下去,拳意进一步强化,他筋骨境的小身板可就只撑不住了。所以他演化不下去了,只能慢慢消化,在心里推演,然后等待时机突破筋骨境到气血境才能继续往下推演。
拳意啊,那是宗师级别的人物才开始领悟的东西。他小小年纪竟然就自发的开始领悟了。
天呐,我这是生了一个怎样的怪物?这么小的孩子竟然对境界的理解这么深。
她知道了问题的所在也就知道了解决的方法。毕竟自己算是过来人。她自然不能鼓励曾易继续磨炼拳意,而是将剩下的40式拳法悉数教给曾易。这样一来24式太极增加到64式太极,曾易又要重新推演拳意,,境界不会更深,但是练习又不会停止,于是每天从早到晚,曾易又开始不停歇的练习。有了24式的基础和以前的推演经验,这回曾易进步的很快,本来就不是从头学起,而更像是查缺补漏。曾易原本感觉衔接不畅的地方有了新的招式加入,感觉豁然开朗,融会贯通了。
李茹在教会曾易后四十式之后,知道这样也拖不了几天,以曾易的悟性,把64式融会贯通后,成就到之前的意境,是很快的事情。眼下,还是得弄天材地宝啊。
其实曾易的境界还低,所需要的算不上什么天材地宝,二百年的野山参就可以满足他晋级的需要。只是二百年的人参在这个年代也属于稀有的奢侈品了。市场上基本上见不到,遇上了也不知真假,如果想保真到拍卖会上去买的话,一根就得几十万。虽然曾培是市长,但是拿几十万去买人参的事儿他也干不出来。没办法李茹只好去黑市交易。
修真者的黑市对于普通人而言根本就不知道有这样的地方。但是对于李茹而言,她却清楚的知道在她所在的广林市就有黑市的存在。毕竟广林市守着神农架这样的地方,总有修真者进去或是探险,或是寻宝。八年前李茹的任务也是来这里,自然对这里很熟悉。
只是她能在这里卖什么呢?宗门的物件不能卖,卖了容易暴露自己的身份,引起宗门的追查,再说也没有人敢收。那就只有灵石了,灵石对于修行者来说是战略物资,对于普通人而言价值也极大。即便是不能修行,佩戴上一块提神醒脑,祛病强身的效果非常明显。所以灵石在黑市里很受欢迎。只是经过了几年的消耗,她手里的灵石也只剩下三块了。不过为了儿子,换掉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况且她为了不引起注意,只是卖掉了一块。只是仅仅这一块就为曾易换回了200年的人参,附灵草,血灵花。
于是曾易顺利的突破了筋骨境,在血气境上稳步前行。只是前进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本来嘛,皮肉境算是先天条件本来就好,随便就跨过去了,筋骨境是悟性好,有药力辅助,也比较轻松。但是血气境修行他就要踏踏实实的全凭苦修了。
即便如此,曾易的天分也足够让李茹惊叹了。毕竟曾易才五岁啊。误打误撞的就进入了血气境。当年她被传为宗门内的天才,可她从五岁开始修炼,到达血气境也用了足足三年。曾易呢?三个月。这要是放在宗门里,岂不是要被当做掌门嫡传弟子来培养。不行,不能让那些人知道他的天分,毕竟那些地方太危险了,又死气沉沉的,她还是希望曾易能快乐的长大。不过话说回来,曾易不像个好孩子,倒是像极了宗门里的那些老家伙……真是该死,自己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李茹一边在超市里漫无目的的给曾易选点东西,一年患得患失的想着孩子的发展,正在她胡思乱想的时候忽然一阵心悸的感觉,那几年搏命的经历告诉她有危险正在靠近。本就走的不快的她渐渐停下脚步,眼角扫过整个超市,在超市的入口,一袭白色的身影缓步进来。李茹的心差点跳出来,竟然是她。
李茹没有轻举妄动,她慢慢的推着车,将车里东西一样样的摆上陈列架,有些太远的东西她也没有刻意的过去,而是把半满的购物车轻轻的推到一个角落里,空着手快速穿过收银台。当她离开超市的一刹那,脚步瞬间快了起来,只是几息就进了停车场。然后用最快的速度一路飞驰回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