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丹王这里不做回应,但南京的吴后却实在是坚持不住了,金国在得到降表之后,表示可以接受,但必须取消辽国称号,金国可以封耶律洪庆为燕王,世袭亲王待遇,这一点吴后自然不能接受。
然而大宋朝在接到降表之后,徽宗皇帝大为兴奋,他竟然采取了另一种方式,他命令童贯继续向燕京进兵,由郭药师统领人马兵临燕京府,辽军立刻备战,声称大辽只是上表称臣并未割让大辽的南京,希望宋军退兵。
但童贯是接到了徽宗命令的,本来已经成为大宋的燕京,现在落入残辽手中,这是奇耻大辱,怎可不将燕京夺回,于是驳斥了辽军的要求,而吴后急调中京府三万辽军人马南下拱卫京师,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而就在此时,吴迪所在的东京辽阳府却迎来了两位使者,这两个使者一个是大金国的,一个是大宋国的,二人前来全都要面见东丹王,有本国皇帝的密旨送到,这件事事情让吴迪颇值得玩味,但却猜到对方的葫芦内到底卖的什么药了!
对此吴迪安排了不同的策略,想起张叔夜的话,他又有点过意不去,但现在是不是将幽州等地归还到宋朝的手中?他也不确定现在是否就是时机,一切都等先见了两国的是这以后再说吧……
吴迪先见到的是大宋朝的使臣,声称给吴迪带来了徽宗皇帝的密旨,可是等吴迪看到内容的时候才知道,这是大宋枢密院的一封信函,而非徽宗密旨!
信函中非常客气的称吴迪为东丹王殿下,希望大宋能和东丹结成友好邻邦,并且挟制辽国在南京的政治势力云云……。
吴迪从信函上了解到,这里面有两层意思,第一种就是徽宗仍然没有把他就是大宋承宣使宗政卿的秘密公诸与大宋朝廷,那是还需要他继续搞无间道下去,第二种意思则是,随着吴迪身份地位的不断提高,徽宗认为他已经不能再作为大宋的臣属,这也就是说,徽宗已经对他不信任了!所以对他也就客气起来,凡事公事公办。
吴迪觉得,徽宗皇帝也就是一个心眼很小的小男人而已,根本不在乎他的想法,当初他与徽宗的协议无非也是一种相互利用的手段而已,现在就算那个协议作废,对双方谁都没有损失。
虽然大宋的使臣姿态很谦卑,但骨子里却还是有点鄙夷的,天朝上国的使者自然是觉得辽东的这里仍然是契丹蛮子的地头,属于未开化的民族,吴迪也不跟他一般见识,相比之下,金国的使臣则是飞扬跋扈的多了。
他先是站在大堂上对东丹王横加指责,“……在未得到大金国皇帝陛下的允许的情况下,东丹就向高丽属国开战,实在是没有把大金国皇帝陛下放在眼里!希望东丹王必须向大金国皇帝陛下赔礼道歉!”
吴迪听那使臣说完这些,突然笑了:“上一次未经过我的允许,你们女真的三个部落竟然勾结高丽国的军队攻打我的开州,大金国皇帝御下不严的过失本就是跑不了的!现在竟然倒打一耙?我东丹想攻打谁,真的需要向大金国皇帝报备吗?”
金国使臣被问的大怒:“你东丹本是我大金的属国,难道臣下做什么事情不需要向君主告知一声吗?这简直是无法无天了!”
吴迪道:“我东丹认你大金做宗主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行政独立,在这里必须是特区,大金国没有权利过问我东丹任何的军国政事,这是我们双方认可的,难道上使大人不清楚,还是在这里跟我装糊涂?”
吴迪的最后一句话说的已经是严厉非常了,多年来统军带将养成的威严瞬间就压垮了金国使臣的虚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