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没对姜邯瓒进行惩处,那是因为吴迪还是很看重姜邯瓒在政事处理上的能力,他需要姜邯瓒继续发挥影响,假如现在将他的势力彻底打散,高丽国局势可能会更加混乱,他需要在高丽扶植一个能够牵制大金国的政治力量出来。
消息传出之后,高丽国的朝廷一片混乱,军国监军这样的职务相当于一个掌握军权的人,凌驾于枢密院之上的存在,在高丽国那是仅次于李敏博的高位,于是观望者有之,跃跃欲试者有之,暗叹实力不济的有之,志在必得者有之,很多人都在底下串联,想推举一个能保护自己既得利益的人上台。
对于这些人,吴迪一个人也看不上,他是已经有了最合适的人选,此人就是太常寺正卿朴永庆,朴永庆算是最早就投靠自己的人,也是他出主意为李敏博募捐给吴迪凑黄金的人,此人外表长的是一副忠厚老实样,但却极有心眼,懂得察言观色,吴迪对他很满意。
但此人却得不到韩世忠的好感,他跟吴迪说道:“次子外表忠厚内藏奸诈,实是一个大奸臣,与大宋梁师成同类,大帅应诛杀之!”韩世忠对大宋朝堂之上的几个宦官,如梁师成、杨戬、李彦、童贯等人一直深恶痛绝,认为这些人乃是造成大宋朝纲混乱的罪魁祸首。
但吴迪却不这样认为,朴永庆越是奸诈就越好控制,因为他那点心眼根本就不够吴迪看的,再说有了此人帮忙,姜邯瓒的势力就会得到制约,在高丽国他必须要扶植这样一个人才行,如果没人制约姜邯瓒的势力,那么高丽国就不能成为吴迪手里牵扯金国的棋子了!
结果是吴迪先后找了李敏博和朴永庆两人,通过内史门下省与尚书都省两位老臣的提名之后,让李敏博正式下旨任命朴永庆为军国监军,全权负责高丽国的军事力量,而姜邯瓒的太宰职权也只剩下了国内的政事,权利被大大地削弱了。
其实在高丽政坛上活跃的还有一部分很重要的力量,那就是佛教僧侣,宫廷之中也有大量的僧侣活动,高丽的佛教自唐以来就受到中原文化的洗礼,但直到契丹辽国大肆开始宣扬佛教之后,高丽国才迎来了佛教的快速发展。
高丽的佛教徒由于受到王室和贵族的推崇,权势很大,寺院蓄有僧兵,奴仆成群,很多良民被官府欺压破产以后成为贱民,他们多数都会跑到寺院去为奴,因为相比之下,佛教寺院对待他们相对人道一点。
就连毅宗李敏博都有一位叫元慧的和尚师傅,可见在当时佛教对高丽的影响,僧侣们的很多言论思想都影响到高丽的朝政,所以对这些人不能小视,所以吴迪对他们采取了拉拢的办法。
办法很简单,那就是他将一套异常珍贵的佛教珍宝借与了僧侣们,说起这套佛宝那还是吴迪在上京查抄巴纳铁掬在开龙寺的行宫时,搜到的那一套版刻大藏经,他早都让人偷偷地送到了东京,这套东西借给高丽僧侣起到的作用,是吴迪也没想到的。
由于只是借给他们,让他们照着模样仿刻一套,但整个高丽的佛教界全都为之震动了,僧人们都以完成制版而荣幸,不但让各个寺院大量的钱财流入了吴迪的腰包,而且减弱了他们对待朝堂上政治的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