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金兵车撤走的消息之后,众人都松了口气,吴迪却不太相信,难道金兵这次冬季攻势就这样不疾而终吗?遂派出侦骑,追踪金兵撤走的方向,确定他们是不是真的撤走。
侦骑斥候回报的消息让吴迪倒吸了一口凉气,粘罕率军不但没有撤走,而是向西而去,这个消息不但让吴迪惊讶,也让众人不解,耶律匀骨排众而出。
“大王,我们是否追击?”
“追击?我们拿什么追击?我们还有骑兵吗?”
耶律匀骨被吴迪连问的几个问题给憋了回去,吴迪扫视众人道:“金人如果不是碰到老子的大炮,你以为他们会退走吗?”
众人全都默然,吴迪心里知道,大辽国完了,历史的惯性真的很可怕!金兵会一直追着天祚帝,直到将他抓住为止,天祚帝应该是在丢失了中京之后逃往夹山的,原来是从西京而逃的,然而西京上次就被金兵占领,天祚帝都没想起来收复西京。
“不知道阿咪现在如何了?”吴迪现在非常担心,阿咪是吴迪唯一不放心的人了,至于天祚帝的死活他到不放在心上,反正他从天祚帝身上也老了不少好处了,但天祚帝一旦被抓,阿咪的命运就难说了。
吴迪现在很是纠结,到底要不要让杨祈中率领西征的精锐东归,如果时间上允许,是可以赶在金兵之前救了天祚帝的,但救了天祚帝就真的能够阻止辽国的灭亡吗?吴迪自己也没有信心能否战胜历史的惯性。
南京城仍然抓在吴迪的手里,辽东的局势基本没变,吴迪有很多事情没有想通,于是维持现状不做任何动作。
很快消息传来,完颜宗翰领军直逼中京,围城半个月之后,中京陷落,天祚帝逃往夹山,这次是向北而逃,中途遭到西京等地金兵的围堵,之后再向南逃,终于在云州,应州落下脚步,金兵结束了冬季攻势,占据中京,西京过冬,等待来年春天。
南京城一片平静,南院大王回到南京并且阻击了金兵攻城,老百姓心里踏实多了,城市恢复了平静,市面上也不见吴条,城门打开送菜,送水的,卖鱼的商贩穿梭不断,大批因为战乱而躲避到南京的附近百姓也渐渐的离去。
天祚帝在应州向远在西夏的吴迪发出了旨意,要求他速速回师勤王,消息被杨祈中从西夏的兴庆府转到了吴迪的手中,吴迪对此置之不理,如果他真想要去勤王,还要从南京赚到西夏才行,吴迪可不想那么麻烦。
实际上,吴迪已经对天祚帝不抱任何希望了,如果说老天正要灭亡辽国,那么靠自己一人之力也无法阻挡,倒不如顺其自然,辽国的国运到此为止,那么自己可以在南京发展壮大起来,作为金国和大宋之间的一道屏障。
吴迪觉得,现在经营好南京才是最重要的,辽国的五京之中,上京,中京,西京已经落入敌手,只有南京和东京在自己的手中,以进过来讲,整个东北地区才是自己的老巢,就算他向东打下大片的土地,却没有那么多人去占领,基本上也是荒废掉。
女真人如今就像一个贪得无厌的蛇,现在他一口吞下了辽国这个大笨牛,如何消化还真是个问题,毕竟他们的人口实在是太少了,整个生女真的所有部落加起来,也才几十万人,这还有很多住在偏远的五国城以北地区。
所以金国采取的方法就是打一路就占一路,.uksh.然后就遗弃一路,在原来辽东等地由于民族复杂,他们采取的怀柔政策还是收到了成效,许多投降的辽人,悉人,渤海人,汉人都得到了很好的安置,并且生命财产都得到了保全。
甚至很多原来的当地官员也都留任,对于占领地的消化基本上完成,以至于金太宗登基之后就开始了他们自己的统制,那就是著名的猛安谋克制度。
金国基本上是从部落文明直接崛起的,他们靠的是自己的军事化部落模式,那么作为准军事化组织的猛安谋克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猛安可作为一地军使,相当于大宋的路置军,在猛安之上置军帅,军帅之上设万户,万户之上有都统;谋克之内设蒲辇一作蒲里衍或佛宁,女真语,50户之意。
作为地方行政单位,猛安相当于防御州,高于刺史州;谋克相当于县,但地位高于县,因为一般县令为从七品,赤县令才从六品,而谋克皆为从五品,与诸刺史州刺史同级;作为一种官职与爵衔,猛安与谋克均可世袭,或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甚至在其父出仕或任别职时也可承袭。M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