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胜扶起樊瑞,颇为感慨,询问了几句,樊瑞甚是恭敬,低声应答。于是公孙胜拉他来与吴迪等人见礼。
原来樊瑞正是公孙胜的师弟,全真派罗真人的关门弟子,公孙胜成名较早,很早就外出游历,两人见过几面,樊瑞告诉公孙胜,恩师罗真人现在常住终南山与师伯王喆一道修行,自己下山已久,很长时间没见过师傅了。
说道自己为何落草,樊瑞颇为无奈,师傅瞩其下山之后为国效力,但自己想先游历一番,谁知道,在淮西朐县之时遭人冤枉,吃了官司,自己在偷跑之时恰遇官府强征花石纲,又征左近矿工上山采石,逼死很多百姓,自己一时义愤,杀了一名巡检,于是协裹众多矿工百姓上山落草,后又有李衮和项充等人入伙。
樊瑞歉然的对吴迪道:“不知众位都是师兄的朋友,刚才多有得罪,还望恕罪!”
又对安道全说:“久闻神医之名,如雷贯耳,得罪得罪!”
吴迪与安道全相视而笑,这樊瑞倒是坦荡,将山寨经营的还颇具章法,倒也是个人才,吴迪却想“又一个梁山好汉出现,如今又是一次小聚义,看来水浒书中的人物并非凭空捏造”
当下樊瑞传令下去,山寨之中大排筵席,庆贺自己与师兄团聚,山寨之中顿时热闹无比,钱拔光之徒又能聚众喝酒赌钱,自是不亦乐乎!
席间樊瑞问起众人此行的目的,那公孙胜居然据实以告,听说自己的芒砀山下竟然有巨大的宝藏,樊瑞也是吃惊不小,但随后又皱眉不解。
“师兄据实以告,显是对小弟信任,真令我感动不已,但我在这芒砀山已有五年,从没听说过此地有什么墓葬啊?”
一旁李衮言道:“大哥有所不知,此地各处山头确有墓室,但已经为盗墓者多次横扫,有人探查得知,此地一带多为汉墓,常言说得好,汉墓那是十墓九空!汉末三国之时就有曹操大举盗墓,芒砀山这片汉墓怕是早都被盗空了!”
樊瑞道:“那就是了,不过师兄既然得知此地有宝,想来消息可靠,芒砀山这里就是我的地盘,定然会协助师兄早日寻到宝藏,也省的你们四处寻找”
项充说道:“山寨的弟兄已经有两千人了,这么多人平日也是四处瞎逛,还真没听说过那里还有墓室,不知道安神医的消息可有确切的地址?”
安道全道:“地址倒没有,只知道‘清平峰’!墓室建在山中,而非地下,我们带了勘探和采掘的工具,你们可帮着问问本地人”
樊瑞问道:“不知是何人的墓穴,能收藏如此的宝藏?”
安道全道:“此人就是梁孝王,而芒砀山所处的位置就是古梁国,汉文帝12年,身居淮阳王的刘武徙封梁王,他的封国就是梁国,而梁国所在正是中州平原从东向西的交通要道,”
看了看众人,安道全继续给大家恶补历史:“为什么要让刘武来任梁王?那是因为,七国之乱的时候,梁孝王刘武率领他的大将城守睢阳,把守叛军,正是因为刘武的坚强的把守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请注意眼睛的休息。网推荐:
,才给西汉王朝平定叛乱争取了时间,梁孝王城守睢阳,使叛军不得西进,后来周亚夫才有机会从背后包围,包抄,断其粮道,取得了胜利。并且记载梁国所杀叛军与汉中分,与皇帝、周亚夫他们率领的军队可以说是平分秋色,立下了汗马功劳。”
安道全喝了口酒,似乎沉浸在那段历史之中,众人听他继续说道。
“因削藩而起的吴、楚七国之乱平定后,作为功臣的梁孝王在西汉王朝的地位与日俱增。平定七国叛乱以后,又得到窦太后的喜爱,得到朝廷不少赏赐,他就广筑苑囿,建造宫室,由于他喜欢,把好多当时的一些文人雅士召集到梁园,吟诗作赋。彼时,刘武的园子里,聚集了众多文人雅士,一代名流邹阳、司马相如等纷纷慕刘武之名而来,客居梁园,此时的梁国势力居各诸侯王之上,盛极一时。”
李衮问道:“这个梁王死后的就把他的财宝埋在他的墓里吗?”
安道全道:“据我所知,梁孝王的墓内不见得有什么珍宝,传说中的七十二船珍宝可能只是平常的生活用品,但你们知道吗?梁孝王生前最喜欢什么吗?”
众人摇头。
安道全道:“那就是——黄金!”黄金这个字眼一出,最让吴迪怦然心动,今天是安道全给他恶补了不少历史知识,对于汉墓,吴迪唯一知道的就是马王堆,金缕玉衣。。吴迪之所以对此行如此热衷,除了六十万黄金对他巨大的诱惑之外,可能之前看的那基本盗墓对他的好奇心在起作用。
众人对安道全的讲述都有点神往,如果说梁孝王的墓地就在芒砀山,守着不知多少的宝藏,群匪却坐在其上,那不是守着金饭碗还抢饭吃吗?樊瑞以下所有强盗面面相觑之下,忍不住心都一跳。
樊瑞是个有主见的人,虽然安道全讲的宝藏颇让他心动,但他心知肚明,俗话说汉墓是十室九空,这个可不是空穴来风,芒砀山有汉墓他早都知道,而且基本上都被盗掘,他只是不愿说而已。
盗墓的行径毕竟还是受人诟病,民间都说盗坟掘墓,天打雷轰!社会的主流不可能允许,偏门饭哪那么好吃?樊瑞自认为还比不上曹操心黑手毒,敢于设置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此地的汉墓曹操定然来过,就算是梁孝王,我看也是墓冷棺空,早被人盗过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