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距离实在太近了,在高效的虎卫射击手来讲,一两百步不到三百步的距离上,完全可以自由瞄准,依托于劲弩的强大杀伤力,一箭一个的点射,这些土匪骑兵就一个也没跑掉,全部阵亡,一个骑兵的冲锋后果竟然是被全歼,这个是谁也料想不到的。
看到这种结果,后面进攻官军的叛军步兵惧怕了,连忙撤退,可是官军却不会让他们跑了,在白袍小将的指挥下,宋军以一种特殊的阵型向下掩杀过来,弓箭手使用遮断射击,将远处的叛军往回赶,长枪兵配合刀盾兵平推过去,将叛军一个个的刺倒……
这一仗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惊心动魄,官军获得了大胜,追的叛军的残兵败将跑出去好远,才收队回来,虽然胜利了,但人家也知道,没有吴迪他们解决掉对方的骑兵,谁胜谁负还难说呢,所以那名白袍小将跳下坐骑就向吴迪他们走来。
众虎卫撤去车阵,开始重新装车,吴迪他们看对方走来,也迎了上去。
“在下西军刘延庆架下武副尉韩良臣,多谢各位刚才仗义相助”白袍小将拱手谢道。
他是冲着罗文说的,吴迪一群人中,只有罗文像个武将,其他人有男有女的,怎么看都不是武人,能指挥这么训练有素士兵的武将当然要受到尊敬,罗文连道不敢,将眼光直接指向吴迪。
韩良臣颇为讶异,眼前这个文质彬彬的年轻人怎么看都不像是一名武将,但宋朝历来以文御武,文官的地位大于武官,他也不奇怪,只道吴迪是一名小文官,是这伙人的主事之人,当下又向吴迪拜谢。
韩良臣讶异,吴迪更是惊讶,连忙拱手相询。
“你可是延安府,西军副将韩世忠?”
“正是在下,不知先生怎会知道良臣的大号?”
吴迪的震惊不小,一代名将啊!这样的年轻!这可是和岳飞齐名的宋朝中兴四将之一啊,如果说之前他结识的安道全、公孙胜等人,还只是水浒中传说的人物,可眼前的韩世忠却是正史中赫赫有名的名人,想到这点又令吴迪兴奋不已,“历史名人就在眼前,嘿嘿!我来结交一下”
“原西军都巡检曹胜东,你可认识?”吴迪道。
韩世忠喜道:“原来你认得杨将军,太好了,杨将军早先与我有恩,前两日在杭州碰到了,他现在就在前面官军大营,先生可以跟我一同去见他”
于是众人整队与韩世忠带领的宋军一同上路,路上吴迪与韩世忠相谈甚欢,原来,韩世忠所部属于西军节制,并不是陈亨伯所辖的京师禁军和鼎灃军,朝廷已经获知方腊叛乱的最新驿报,遂派兵前来,韩世忠所部属于先头部队。
具体韩世忠知道的并不太多,大体情况是:宋徽宗赵佶闻听东南叛乱,一时震怒,本来正在和北国女真密议准备合作攻辽,并调西军东进,准备北伐,如今东南反了方腊,当然先处理东南之乱了,于是赵佶即命童贯为江浙淮南等路宣抚使、刘适庆为宣抚司都统制、谭稹为制置使、王禀为统制,率领京师禁军及陕西蕃汉劲兵15万出江宁(江苏南京),分两路兼程南下进剿。
韩世忠本是刘延庆手下小校,因军功升至副将,这次属于先锋部队,星夜兼程赶来,与陈亨伯部与曹胜东所部残军汇合,今日他带两个营的兵力正在勘查杭州周边地形,正赶上邪教叛军在官道上抢劫。
韩世忠却对吴迪的铁厂虎卫非常感兴趣,区区几百弩手就敢撼对方的骑兵,这种兵他还是真没见过,最少不比他们经常和西夏打仗的西军差,而他们却实实在在不是正规军,而是乡勇护院,这不禁让韩世忠甚为佩服,带出这样的队伍的将领定是胸藏沟壑之将,可他们的统领却是眼前这个文质彬彬的吴迪。
韩世忠对吴迪不断用言语试探,却发现吴迪对排兵布阵根本一窍不通,能勉强说上的话也是从游戏“帝国时代三”里面学来的,但吴迪对冷兵器作战丝毫没有兴趣,总是很快的发展科技,然后使用热兵器战法来攻城拔寨,这让韩世忠狐疑不已,但眼前这些护卫们对吴迪态度却是发自内心的恭敬,韩世忠明白,只有军队的缔造者才能享有这样的目光的,哪怕是这群虎卫的将领,那个叫罗文的,也对吴迪恭敬备至,言听计从。
吴迪也对这位未来的“中兴四将”之一深感兴趣,交谈中发现,韩世忠十分稳重,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凡事居多思考,其老成持重的样子实在与他的年纪不符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请注意眼睛的休息。网推荐:
,见他对虎卫感兴趣,于是拿出一把黑神弩递与他。
“韩将军想来对我们敢于对抗敌人骑兵颇为不解吧?看看这个,你就会明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