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萧兴安宁愿等待部族骑士聚合成军,也不愿意领着乡兵南下勤王。
其实就奉圣州到涿鹿山的短短路程,就算部族军马到的迟,也不至于晚间才能抵达。</p>
之所以这么晚到,是因为萧兴安还存了另外一个心思,据辽主御帐亲军的逃兵言讲,这支宋军骁勇异常,只三千多人对阵五千御前宫帐,竟然大获全胜!辽主亲军只有几百人逃出,这个战绩实在骇人听闻。</p>
要知道这可不是投机取巧的战果,是硬碰硬打出来的!萧兴安心中衡量一下,就靠着现在自己征召来一两千的部族骑士,对上那支队伍只怕是送死的料,是故他也暗暗的拖延着时间,希望自己赶到的时候,宋军已经远遁而去。</p>
天色昏暗之时,他终于忐忑不安的赶到涿鹿山,幸运的是宋军果然已经离去。</p>
既然宋军已去,天色又黑了下来,萧兴安便在已被烧毁的营旁安扎了下来。</p>
奉圣州军马扎营之时,又一支军马赶到了涿鹿山,这支正是四军太师萧干率领的三千奚族骑军!</p>
萧干今日大早得了阳中战报,心急火燎的带领昨日才南下析津府的奚骑飞速赶往阳中。</p>
大军人不离鞍、马不停蹄过了六安山行至燕赵古长城时,正好撞见了败退下来的亥兴言。</p>
亥兴言和萧干虽然都不同是姓萧,也并不是一路。亥兴言是契丹亥氏大族,萧干则是奚人,本名奚回离保,一名翰,奚王忒邻之后。</p>
这萧干不过是辽主赐姓为萧以后,改称萧干。</p>
萧干身为奚六部大王,兼总知东路兵马事,与亥兴言这北枢密使虽是旧识,却没什么过往。</p>
概因萧干自身胆气过人、趫捷而勇,这官职都是自己一路拼上来的。而亥兴言此人,虽也有些勇武,却是靠奉承辽主、巧言令色从而得来的高官显爵。</p>
是以萧干向来瞧不起亥兴言与萧修贤之辈,自然和他们不会有过多的往来。</p>
亥兴言带着数百人亲眼见到辽主耶律延禧被擒,匆匆忙遁走要去燕京城求援。</p>
不曾想慌忙之中出错,被义勇军稍稍追赶,一头闯进了西梁山。等到出了山再南下寻到大路,这已是浪费了几个时辰,这才阴差阳错的在长城边上撞见了萧干。</p>
两人相遇之时已是下午,萧干得亥兴言哭诉,获知辽主及一应大臣被宋军俘获,直若云里雾里一般。</p>
他如何也无法想像,这五千御帐亲军,怎会被羸弱的宋人硬生生击败,竟然连陛下都折在里面去了。难道五千人马不是宫帐军而是百姓?怎么会挡不住三千宋军,陛下连逃都逃不出?</p>
亥兴言也无颜应对萧干质问,只能闭口不言,不断催促萧干北上涿鹿山。待萧干大军开拔之后,他自己却并不随行,而是领着数百残兵先行退回析津府征调大军。</p>
萧干一路北上,心急如焚,也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管怎样他都无法彻底相信亥兴言的话。一路上都在思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请注意眼睛的休息。网推荐:
索,是不是亥兴言心生异心,或是女直人南下了?</p>
直至他再次遇见萧修贤,这才算是完完全全的信了此事。萧修贤和他碰面也是猝不及防,刚刚带了几个自己亲信离开宋军南下,还走得不到几十里,就遇见了萧干的大军。</p>
萧修贤见萧干所带均是奚族精锐骑军,心里反是有些着急。现在宋军人少且久战疲师,怕未必是萧干的敌手。</p>
这个时候他正是用到宋军之时,怎么能让这萧干坏了自己的大计?</p>
萧修贤手持辽主耶律延禧的圣旨,下命萧干一路缓行,只可远远吊住宋军,切不可无端惹起是非,以防宋人无路可走之下,行不义之事伤害天子。</p>
这圣旨一下,萧干满心不愿,但也只有唯唯听命。萧修贤想想还是有些不放心,生怕萧干阳奉阴违,留下一个亲信在军中看着,这才继续南下。</p>
在萧修贤亲信严格监督下,这剩下的几十里路程,奚军足足走了有三个时辰才算赶到。赶到之时,营地已经化为一片灰烬,只有另一支前来救驾的队伍在边上宿营。</p>
南京析津府,是辽朝最繁华的城市。</p>
燕京城的夜晚不像大宋汴京城,到了依然也是笙歌不断,欢声笑语,晚上亥时之后,大街上已经宵禁,看不到一个行人,唯有偶尔路过的巡城士兵“啪嗒啪嗒”的脚步声响和准点报时的清脆梆子声。</p>
今天夜里的析津府却连续迎来了两批不速之客叩门而入,惹起无数深宅大院的骚乱。</p>
三更时分,本该是春梦正酣,可是皇城大殿中,身在燕京的辽国众臣悉数到场,个个临危襟坐,面容严肃。</p>
亥兴言已经回来了,连夜入了燕京城,带回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辽主为宋军所掳!</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