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真相大白,原来南朝的义勇军忽然消失,是去了西京道!</p>
耶律大石恍然大悟,自己一直觉着不对劲,宋军为何弃马步行而入,原来问题出在此处!他们一早便把主意打在了阳中马场!骑军下马步战怎么可能?耶律大石悔恨莫及,自己早该想到此处才是!</p>
阳中城破,现在首要的是去想该要如何料理善后,从哪里调兵应对?再不能出现第二个阳中!必须尽快把宋军消灭,再不济也要把他们赶回去。</p>
耶律大石与萧干就此事再起分歧,萧干要自己带奚骑立刻先行前往阳中,怨军再跟上增援,必要把宋军歼灭在阳中域内,不能再让他们在境内猖獗下去。</p>
耶律大石却有不同意见,他认为宋军的根本目的地还是在南京道,之所以去袭取阳中城正是因为南京道守卫森严,所以才虚晃一枪先去西京道,用阳中城来吸引南京兵至,然后趁虚而入。</p>
二人火气都是不小,又开始争执起来,耶律和泽和让文石一旁只有不断劝解,最后无奈之下,二人各退一步。</p>
萧干领军先去阳中,再发公文征集南京西京二道乡兵协助守城,戢斯伯带两营八千怨军回来防守燕京。错玉泽统领六营军马西去阳中剿灭宋军。</p>
这也算是较为稳妥的法子。毕竟现在
<spnstylelr:#4876ff>-啃-——-书--网-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请注意眼睛的休息。网推荐:
<spnstylelr:#4876ff>--啃--书-小--说--网---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西京道兵少,要是吴迪不来南京反去攻取西京,诸人皆是担心西京不稳,谁也不敢冒此风险,忽视此处。可是众人忙中出错,偏偏忘记了在阳中城北上百里涿鹿山,辽主还是懵然无知。</p>
也许是大家都认为宋军只能是向东或者向西,谁也没有想到吴迪的目标竟然是北上。再说辽主身边带着五千的御帐亲军,对着只有三千的宋军自然是全然不惧。</p>
可不曾想,偏偏是这儿出了问题。不过就算他们想到了,也已经迟了,因为天祚帝和吴迪已经开始交锋了!</p>
义勇军今日天色微亮就已经启程,为的就是打辽主一个措手不及。可惜辽军远拦子放的太远,前军哨探在距离涿鹿山十里之外便被远拦子发现了。</p>
既然已被发现,吴迪索性大鸣大放前行,正好引辽主出来,还不需自己前去寻找。两军在涿鹿山侧对垒,为不让天祚帝退避,吴迪还特意射了一封书信,希望能够激怒辽主。他的愿望实现了,所有一切都在向他希望的那个方向行走。</p>
义勇军今日阵型是一个奇怪的阵型,步军居中,骑军在侧翼。步军中枪盾军将在前,陌刀队在后。一列百人,前后二十列,左右间隔丈许,却是一个松散的方阵。步卒这种阵型应对骑军,真是奇怪的很。</p>
御帐亲军不愧是辽主亲卫,一个个身强体壮,弓马娴熟,纪律严格。战马不断嘶鸣,辽军兵将紧紧控住战马,只待辽主发令。</p>
辽军战法上百年来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一般是军分几队,轮流冲阵,一队不行再换一队,w.ukanshu.就像大海扑向礁石一般,一浪接着一浪强冲,要是敌军有溃败迹像再全体冲锋一鼓击溃。</p>
今日也是一样,亥兴言一声令下,辽军阵型转换,一队千人护住辽主与众大臣作为中军,其余人马并列在前,分左中右。亥兴言见前面宋军在对阵骑军之时。竟然摆出鱼鳞阵法,这种阵法是最经不起骑军冲锋的,不由心底暗笑,今日便倒是我建功之时!</p>
吴迪远远看见辽军正在转换整形,知道他们这便要攻了,命人将战鼓架起,自己甩蹬下马,大步走上五尺高的击鼓木台。</p>
“咚!”</p>
一声战鼓声响起,吴迪大声喝道:“众家兄弟!我吴迪今日便站在这,为尔等击鼓助兴!看着尔等如何杀敌立功!一刻不胜,鼓声一刻不停!要是今日败了,我与你们一同赴死!”</p>
众军群情激奋,刀枪并举齐声和道:“一同赴死!”</p>
亥兴言闻得对面宋军喧嚣,手中令旗左边一挥,左军千人骑队率先上前试探冲阵!左军小将军见令旗指向自己这边,心头大喜,这可是在陛下面前立功之机,自己定要带人一举冲溃对面宋军!</p>
小将军拔出钢刀,一声呼喝,纵马开始向前加速,隆隆马蹄之声渐起。左军开始缓缓前移,速度越来越快,奔至义勇军前一里处,马速已经接近最高,尘土草屑飞扬,小将军手中钢刀摇晃呼喊:“杀!”</p>M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