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听见后面有人说话,语带讽刺之意,这才想起李纲来了!吴迪心里有些惭愧,忙转回身施礼:“抱歉抱歉!我刚才研究军情入了神,还请李大人原谅则个!”
李纲见他态度还算恭谦,也不再多说什么,毕竟以后还要相处,只轻哼一声了事。
吴迪见李纲这样子,知道他还是余怒未消,转过话题说道:“不是我故意慢待李大人,实在是军情紧急,故而失态。”
李纲感觉有些好笑问道:“我在京中听闻人们传说,吴家吴迪文武双全,才高八斗,为人豪迈热忱,怎今日却来诳我?今日大军始出,离辽境尚有千里之遥,你便说军情紧急,那我倒是想听上一听是何等紧急的军情,可以让拼命吴迪失神至此。”
吴迪看看他那张写满不信二字的脸,反正李纲现在随着大军同行,更改行军线路的事情也不可能瞒得了他,迟早都是要说的,不如今日就说了也是一样,要能得到他的支持是再好不过。
吴迪微笑道:“正好还要向李大人请教,请李大人来此一观。”说着吴迪往旁边一侧,示意李纲前来观看地图。
李纲也不谦让,起身便来到桌前细细观看,这地图不过是辽国南京道的详图,画倒也细致的很,没有半点异常之处,这就是吴迪所谓的紧急军情?李纲疑惑的看这吴迪,等着吴迪解释。
吴迪笑笑从怀中取出官家的锦囊,拿出那张行军图纸,平铺在桌上:“李大人再看看这个。”
李纲低头一看,有些吃惊:“这是陛下所画?”
吴迪苦笑:“正是官家钦赐,要我军依图行事。”
李纲虽只是个文官,可也算知识广博,孙吴兵法,李公问对等等也是用心读过。
看到这行军图纸,隐隐的心中觉着有些不对起来。
吴迪又道:“陛下要我军须得按图上行军,沿途宣喻,李大人觉得是否可行?”
李纲张口结舌,想说不行可这又是陛下钦命,不可杵逆;要说行的话不过是自欺欺人,唯有闭口不答。
吴迪叹息道:“李大人身为文官,也能知道此事必不可行,何况我这草莽出身的上阵之人?刚才失态便是为的此事。”
李纲有些明白了吴迪的难处,但还是不以为然,开口辩解道:“吴大人也不须如此为难,我看官家此图也不是不可行,只要我军迅速,也是能够完成陛下重任的。”
吴迪无语看了他一眼,低头再看看此图,无奈说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李大人,咱们北上可不是去郊游踏春,是去上阵打仗,要是拘泥路线,我怕更不能完成使命。”
李纲也知道自己方才所说实在勉强,战阵之道最是变化多端,要的是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像这样条条框框先行圈定的,想要不败都难。
见到吴迪焦急,他也是无可奈何,总不能说吧朝廷法度官家谕旨置之不理,只有借故告辞出来,让吴迪自行考虑。
夜色渐深,夏日到了夜晚照样酷热,尤其是在野外宿营,蚊虫滋扰,苦不堪言。
李纲和衣而卧辗转难眠,U.knsh.这野外扎营帐篷内进不来风闷热无比。可要他像寻找兵士一样在外面露天而睡,他又拉不下这脸面。
更多的是,他一直在思考吴迪晚上和他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说他想抗旨自行其事?
李纲又想起中午时分的那一幕,吴迪与茂德帝姬紧紧相拥,这可是天大的新闻,他们是何时在一起的,驸马......领兵!
李纲激灵灵打了一个冷战!这可不是好事情,自本朝开国起,吸取唐及五代经验,驸马是万万不能领兵的。
这吴迪与茂德帝姬之事秘而不宣,难道为的便是领军?他到底想要做什么?
李纲翻来覆去,满脑子的疑问,当然他不会去猜想吴迪图谋造反之类,毕竟吴迪不过一介草民出身,虽是窜起飞速,也算毫无根基之人,就算在朝中结识了几个大臣,也生不起什么事端。
再说此次领军北上,也不过是去辽国为国征战,乃是生死一线之事,和造反是万万不搭界的。但是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就不会有!M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