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县。
刘祈实际于郯县多停留了一日,原在请期日同陈氏告知,他以时下速度往之,怕是赶在吉日之前就到了。
大家族之间,更看重礼仪。
便是后世成婚,亦要挑个良辰吉日。于此人生大事,遂不可马虎。
在郯县停留期间,恰等到臧霸、王唯一道率部从寒山大营吗,由水路而来,以做护送,也算是为刘祈撑场面。
方真、王唯等故吏,则要忙于昌虑诸事,难以亲至,前番书信,已有做言。
等到次日,与臧霸等人汇合后,刘祈所领之众,远超两百人,乘十几条大船,直往下邳国淮浦而去。
此途顺风而行,恰于吉日当日到达了淮浦境内,早有车队备好等待。
地方乡民看到庞大之车队,另有船头笔直站立之兵士,只觉气势浩荡。
停桉而从陆路准备往陈氏居所而去时,以下邳地方士人,另有远从扬州闻名而来的士人,莫不上前拜见。
刘祈今带礼冠,穿以崭新深衣,佩戴着长剑,往人前一站,足以吸引目光。
不需人去介绍,即便是初相逢者,也能一眼看出,此人当是名扬州郡的刘祈刘希德!
而在随后接触中,刘祈温文尔雅,礼仪周到,与人一种亲近之态,旁观者,无不感佩!
往陈氏途中,沿途百姓加入一同欢呼者,越来越多。
不仅仅是因淮浦陈氏大名,还有面前刘祈之名望。
当刘祈率众到达时,以浩浩荡荡之人群,陈氏内部族人,惊讶之外,但感脸上有无限光彩。
且以如此盛大之场面,足可谓之与民同庆,陈氏嫁女,何曾有过?
再见刘祈相貌,英俊不凡,莫不感觉与家中貌美娘子,乃属天作之合!
而以刘祈到达府宅前,陈登携弟弟陈应,主动于此相候,看到刘祈后,陈登大笑上千,互相一礼后,道:“希德,你与我陈氏结为连理,五妹少于我,以后便是我之妹婿也!”
“见过妻兄!”
看出陈登面带笑意,等着他叫之一声,好沾沾喜气,刘祈便笑着唤了一声。
果不其然,陈登脸上笑意更盛。
一侧的陈应,见兄长如此模样,下意识抚面。
旁边的弟弟刘纪,另有臧霸、诸葛瑾,赵云等相随之众,皆身着崭新深衣,气质不俗。向陈氏人短暂介绍,各做见礼。
相聊间,知时辰差不多了,陈应道:“阿兄,姐婿,时间已至,宅舍内,长辈不可久等也!”
陈登迅速反应过来,一拍额头道:“是极!希德,请进!”
陈琮一房家宅,占地面积极其广泛,内含园林,更多院舍。
若是初入者,或会震惊。但刘祈随陈登踏入,面色不变,亦未多望。
院内早挤满的陈氏族人,莫不颔首赞之。
一路行进,当来到后舍之所时,陈母,及陈集等至亲莫不于此,倒是陈琮身怀地方百姓安危重任,未能归来。于此间,还有一长者,面容威严,正是陈琮之兄,陈集、陈登、陈应之伯父,故太尉陈球长子,陈瑀。
刘祈见礼后,目光随之转到了正前方的女郎,亦是之妻子身上。
他早得晓将过门之妻子,名为陈婉,亦打探到其人贤德,人言之貌美。
终是见面好,刘祈但觉无言语形容之形貌,加之性情,娶妻如此,夫复何求?
至于正当面的陈婉,感觉心都快跳出来了,余光扫过,见未来之丈夫,阳光俊朗模样,再回忆之过往,只觉此生不负。
随后,于礼官言语下,便是迎娶的各项礼仪。
这些事情,除了在黄县时,章氏之指点,来往途中,太史慈这个早结婚之人,也对刘祈告之众多。
这般时间缓缓过去,陈氏人,皆带着友善目光,望着面前新人。
至别离时,陈婉同母兄,另有一应陈氏亲人,含泪相别。
等二位新人走向堂舍大门时,趁着左右不注意,刘祈扶着陈婉有些温凉的手,轻声道:“细君安心,我等成亲后,每岁间,也可归来省亲。
且以今日婚成,我等白头偕老!”
陈婉心本忧伤,此时得闻刘祈所言,顿觉充满力量,更有依靠,她轻轻地嗯了一声。
待新人告别亲卷,出宅舍后,陈氏的嫁妆,早于呈现人前。
士族嫁女,更多攀比之风。
陈氏作为高门大户,又为陈琮独女,其自不会亏之。
加上刘祈名声大起,以弱冠之年,即得举孝廉,于州郡大有功绩。适逢其人立业之际,遂以陈氏,亦多赞助之心。
故从嫁妆看去,围着陈氏大宅,一直向西,连绵数里,车马众多。且得晓刘祈于寿光募兵,北方多乱,还有陈氏大族于地方囤积之战略物资,若近三十匹良马,单以此,其中价值,何止千万!
待
刘祈与陈婉同上车,驾车而行后,同行之众,连绵十多里。
十里红妆,亦不过如此。
至淮浦城地,刘祈领车队歇息一晚。
次日间,大堆人马,换成船只,归往下邳城,再上郯县。
以备好之船只同行,几乎将整个江面给堵住。
往来行客,另有下邳本地人见此,无不滋滋称奇。
接下来是二十余日时间内,刘祈一路北上,臧霸等人,随行护送,以嫁妆使车马速行,到达寿光时,已是十二月二十六日。
寿光城内,刘祈之新府邸,早于十一月就有建成,正是作为婚房所在。
当日间,早得闻消息的寿光百姓,无不来迎,从灌亭而上,更当是万人空巷。
更有孩童笑声不断,接大人之言,而祝之。
“五娘子快看!真……好多人!
刘君不仅能力卓越,于州郡名望高,于地方百姓更多爱护!
可真厉害!”
侍女文静同于车内时候,这马车是刘祈早于亲迎前,考虑到路上交通遥远,特意让匠工打造,很是舒坦。
前有过路下邳、郯县,及后琅琊时,士人拜望,今是归来,又是人山人海,侍女文静早为自家姑爷崇敬不已,竟是词穷。
陈婉于马车之内,好奇的打量着一切,但见此情此景,嘴上虽未多说什么,以心中更感自家夫君影响力之大,乃当世英雄!
刘祈与陈婉,带着连绵车队即归,成婚之日便定于三日后,恰好也是休沐日。
而刘祈兄妹父母早逝,诸葛珪因公事,诚难亲临,但章氏早于半月前,就带着一应留守子女,来到了寿光,为刘祈亲做主持。
一晃时至。
成婚当日,寿光城内外,人来人往。
不仅是县衙众吏员,郡中豪族大户,便是州郡府吏,也有不少人,仰望刘祈名声,遣家人亲来道贺。像徐州富户糜氏,糜竺因为陶谦所召,以为州从事,便以弟弟糜芳亲来。已于朝中为尚书的江沛,使子江南到来,便是胡轸也以爱将华雄前来恭贺,更有彭城张氏等徐州大族来客。
刘祈能力,品性摆在这里,又有前番数次功绩,一飞冲天,乃是早晚。
此时若再不来享这股顺风,只怕要不了许久,即很难产生交集。
大汉还是那个大汉,左左右右,前前后后,莫不以人情关系为要点。
一时间,乐安郡寿光之所,聚集了地方名流。
面对这些来众,含弟弟刘纪,族兄刘直,还有诸葛瑾,赵云、孙观、臧霸、太史慈等人,皆来相迎,帮助刘祈安排。
依《仪礼》所录,婚礼当有祭祖,合卺,结发等流程,后即以面见宾客。
等刘祈手携新妇出来时,未曾见过之宾客,莫不欢呼郎才女貌。
后以昏宴结束,天色而暗,便是入洞房了。
……
隔日间,刘祈和陈婉这对新婚夫妇,黑着眼圈,前来拜访章氏。
家中无长辈,可以刘祈早将章氏和诸葛珪,以长辈之礼待之。这些日间,若无章氏从黄县而来,一应事务,也不会处置的那般顺畅。
拜见章氏时,章氏以玉镯赠予陈婉,目多慈爱,言及夫妻相亲,百年好合。
随即,还有族兄刘直等一应家户拜访。
至下午时,有宾客,如糜芳等人,要先离开返回,刘祈即穿着深衣,亲做送之。
至华雄告别时,华雄再度亲于刘祈拜访。
昔日于冀州战场时,二人就见过面,后为胡轸拉拢,一直到达青州之所为官,也是胡轸眼下手中的肱骨之将。
面见中,华雄将胡轸之另一封亲笔信拿出,恭敬地交到了刘祈手中。
以这两日所见,不论刘祈现在之名望,冀州战事,而覆灭黄巾军时,刘琼以之计谋决断,助主将胡轸扭转败局,早让华雄敬佩不已。
遂,在入了刘祈书舍后,华雄恭敬异常。
直等到刘祈将书信内容看完,其才道:“将军今于西羌之乱中,已稳定了局势。但于任上,已朝廷命令,恐还要于凉州数年。
不论是之前青州所治,还是这次平羌之乱中,刘君所献之策谋,另有之帮助,我家将军皆铭记于心!”
胡轸在信中,多为恭贺之言,刘祈即闻华雄所道,看出华雄眼底之所忧,他抬首道:“凉州本就是豪杰辈出之地,胡使君本为凉州人,能于其地安稳,并积攒势力,将来必有作为!”
华雄一惊,道:“文和也有此言,说起来,前番大破西羌之部,更使得董将军吃亏,文和可是居功至伟!
其言之,我家将军只要稳住局面,将来若能于凉州立足,前途不可限量!”
看出自家主将同刘祈常以信件往来,又有私下交好,他即将一些所闻之事告之,实际也有同刘祈交好关系之想法。
刘祈心做斟酌,贾诩以谋略知名,更被称作“毒士”,他让胡轸这个本身出于凉州地方豪强的人物,以召用,算是截了董卓之胡。
如此这般,至少将来,若是与董卓为敌,有胡轸辅助,不用担心贾诩其人算计。
他又同华雄聊了聊,多谈及西凉局面,另含关中诸事。
不同于《三国演义》中所述般轻率,华雄论起军事,头头是道。前数年于胡轸帐下,同为董卓部曲,可见真才实学。只是遇到孙坚这等勐人,才会惜败授首。
隔日华雄离开时,面对这位西凉勐将,刘祈亦送之。
在臧霸、王唯返回昌虑时,刘祈专门以宴席款待。
数日后,当故吏来客离开差不多,即是岁除了。
这次岁除,家人皆与身边,便是章氏也留此,还有诸葛家兄妹,可谓之真正的团圆。
元日假期后,刘祈重回县舍,看向堆满的简牍,且多是这些时日来,业寿处置之外,需他亲做批阅之公文,忍不住摇头苦笑。
可够他忙得了!
到了正月二十,章氏返回黄乡,刘祈让刘直送之。除刘家兄妹留下外,看着诸葛瑾于政事兴趣,刘祈言之将其留下。
恰好到了岁初的吏员考试,刘祈并未寻私,使二人同闻讯到来的士人一道考核。
果然,刘纪和诸葛瑾,皆未辜负他之期望,名列前茅。
在吏职安排下,刘祈使业寿负责,以个人意愿,还有
职位空缺,各做安排。
就这般,年十四的诸葛瑾,正式入仕,成了寿光县衙记室的一员。刘祈弟弟刘纪,亦不遑多让,在刘祈安排下,以兵事之爱好,加入其部曲中,成为了一名军吏。
二月中时,刘祈按往常一样,下乡视察,以做好全年的农事规划。
可于当日,一道从雒阳来的书令,送到了寿光县,当送到刘祈手中时,已经是次日。
但在刘祈拆开看罢,果然是朝中任命文书。
以他这两年来,于寿光令任上之功绩,朝廷召他为议郎,不日往雒阳任上。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载:“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多至千人。议郎、中郎秩比六百石。”
刘祈现在担任之寿光令,秩也才六百余石,虽说俸禄差不多,但议郎掌顾问应对,唯诏令所使,朝中更是征以贤良方正之士任之。作为皇帝顾问,时常能见到汉天子。
像卢植,蔡邕,杨彪,曹操,莫不担任过议郎。
江沛并未有书信提前送来相告具体情况,显然此中征召任命,是这两日才决定下来,便迅速送来寿光之地。
归往雒阳,而为议郎,这也是朝廷对他之认可,事关将来前途,刘祈确需好生考虑一下。
刘祈于隔日回到县城家舍,便先同妻子陈婉说了此事。
出身淮浦陈氏大族的陈婉,于朝中征召中的毛毛道道,显然知之甚多。虽说以朝中所召,要离开寿光这个经营之所,即到任之后,也有许多不确定性,但陈婉还是赞成丈夫刘祈,往雒阳为官。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雒阳乃天下人才聚集之所,为将来考量,必定要结识众人。
何况,议郎一职,也是朝廷之认可。
而如寿光之地,有业寿等人在,吏治民事,也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即同昌虑一样,在刘祈离开,只要以信任之人经营,必会大放异彩。
有如此为他考量的妻子,刘祈欣慰不已。
在当日召业寿,孙观、赵云、太史慈、刘直等心腹爱将做议后,莫不道贺。
“县君若能往雒阳任上,可结交名流。另于天子面前,以县君之才,必会得天子之大用。
此往雒阳,故于寿看来,亦属可行也!”
业寿没有直说的是,刘祈出身微末,虽时有名望,但所示之才能之士少,又同关东等大族交往少。便是于地方处事,少了一些交情,光凭名气,亦会有束缚。
这次于雒阳任上,正好融入到士人阶层之内,于刘祈将来处事,非常有利。
刘祈点头。
业寿这等幕僚所想,同聪慧的妻子所念,如出一辙,亦为他收到文书后所思。
关系还是要自己经营,往雒阳为官一段时间,也正好熟悉大汉更多的国情事务。
“善!
我往雒阳为官,寿光诸事,待新县令来之,当由诸君共同辅左,以安地方!”
他此言,也是表明了心中想法。
太史慈,赵云,夏侯兰等人,则多出言语,关心刘祈往雒阳路上安危诸事,纷纷表示愿一路同行。
但为众人前途,于地方上升空间更大,更易发挥,以各地混乱此起彼伏,时正是含孙观在内的统将,建功立业之时。刘祈内心虽说想要众人同行,但更希望孙观、赵云、太史慈等,将来能独领一方,成为他的助力。
遂在众人言语罢,刘祈心意已决,便点了族兄刘直同往。
而刘祈被征召为议郎之事,也在短短两日内,传遍了寿光各地。
于接下来交接公务之际,前来拜访之人,络绎不绝。
考虑到雒阳局面,尤其于接下来两年内,即将迎来大变。在同妻子,还有小妹刘幼娘商谈后,刘祈还是打算将家人一道暂带往雒阳。
于寿光之家舍,继续留下,将来朝中局面一旦大变,寿光有他一手建立的部从在,正好领家卷归来,以做生息。
过年之后,现在已是中平五年,如无意外,汉天子刘宏,还有一年,就要去见太祖他老人家。后面便是何进,董卓陆续上场,整个雒阳都会乱成一锅粥。
他刘祈花费数年时间,耐心积累之力量,又得臧霸、孙观、张允、太史慈、夏侯兰等人,足可以自保。
常言狡兔三窟,如为官之所,还有老家之地,寿光、昌虑、盖县,皆有部曲,借州郡乡邑之名,以安地方,以为后路。
他虽有匡扶汉室之心,以聚天下忠义之士,而成大事,也知道于乱世间,先当将命保下来。
即于离开前夕,江沛终有书信送来。内中也是建议刘祈,在受为议郎后,不妨来雒阳之所看看,更解释了其中经过。若是其不应,他也会帮忙于朝中招抚一二。
朝中有人好做官,此话不假,若是无江沛这个前上司于雒阳,刘祈也不会知道朝中的一些风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