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部队在上次一仗中伤了元气,大部分部队都严重缺乏战斗兵员。现在我们有两个办法,一是直接从俘虏的那几千伪军中间补充,可是俘虏没有经过教育,直接补充进部队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二是从有战斗经验的地方部队中补充,现在我们已经从地方部队中补充了两千兵员。这样的话又影响了地方上的生产,你看怎么解决?”
凑热闹的还有负责部队整训的王继威:
“……还有那个这段时间这许多的战俘集中起来,也给看管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不时有俘虏在看管营地里面打架闹事,还有的不服从管理,甚至有逃跑的现象,有一些铁杆一点的甚至还在密谋暴动……你看怎么解决?”
这一连串的“你看怎么解决”就像一大堆的石头直接砸在了老潘的脑袋上面,搞得潘杨差一点就蒙了,这千头万绪的事情,看起来简单,可是真要解决,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老陈、老王,我看这件事情我们还是召开一个旅部的党委会议,好好的讨论一下这些事情,毕竟这根据地建设我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你们看看怎么样?还有一些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也可以列席,大家都把手头的工作拿出来大家合计合计,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定下一个调子来。”
※※※※
本来老潘是最不喜欢开会的,因为原来的那个年代里面,他总是作为与会者被动的在下面听会,不能理解召开会议人的苦心,刚刚来到这个年代的时候,指挥一个小部队的时候,老潘还在为自己的拍脑门决策方式自得不已,可是现在的潘杨,才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个决策者的苦恼……
这个时候关于崤山根据地的地位八路军总部也给了正式的定义:
“在崤山地区成立豫西北军区,为晋冀鲁豫军区的下属军区,接受晋冀鲁豫和总部的双重领导。军区司令员潘杨,党委书记兼政委陈前进,副司令员王继威,副政委李向阳,参谋长姜百无,政治部主任……”
这个命令来的正是时候,于是老潘就在豫西北根据地的成立大会之前召开了这个党委扩大会议。
在党委扩大会议上面,独立旅所有营以上的指挥员和政治委员集中讨论了部队在崤山立足之后,怎样才能发展壮大起来。由于老潘先是组织了党委成员预先开会通了气,并且在党委会上达成了一致的意见。所以会议就以座谈会的形势召开,在房东家的院子里面齐唰唰的挤满了五六十人。
老潘想要在这次会议上集中解决诸如指挥系统,粮食,弹药,兵源,俘虏,以及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问题。虽然老潘一门心思想要缓和气氛,让与会的众人团团坐着,每人面前还放着一杯开水,一大堆落花生。可是会议从一开始还是透着几分紧张……
指挥系统是老潘在战斗当中就想要解决的问题,w.ukansh在上次战斗中暴露出来的指挥系统的种种问题,老潘提出来了:
第一、建立旅部军官学校,主要教授步兵营、团指挥,以及步炮协同,还有游击战术,阵地战,以及由四野六大战术原则改编的步兵战术汇编。对于现任的军官要进行培训考核,不合格的坚决淘汰。
第二、建立参谋长负责制,老潘准备模仿德国参谋军官团的方式,抽调那些对于战术有天赋的年轻指挥员交给参谋长姜百无组成参谋部。对于部队在各种情况下的战术行动都要进行研究总结,作出各种应急预案和计划,这样一来,既可以发挥姜百无的图上作业的能力,又可以避免这个临敌冲动的家伙再一次给自己添麻烦,最主要的是集合了这么多的聪明脑瓜,一定比自己一个人想的事情要周到的多,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自己又犯糊涂。
第三、要在旅部教导营中培养一批初级指挥员,将这些初级指挥员按照后世的士官模式进行培养,这样一来就可以在部队各自为战的时候有着一批能够起中坚作用的精英。这一批人主要学习小部队作战、以及班排指挥,步兵战术。这一培训实行轮训,先从排长、班长开始,然后是副排长、副班长接下来就是战士,老潘的口号就是要培训出一支人人都能当班排长的部队。
第四、部队人员要精简,不要把所有的战斗力都集中到主力部队上面来,要扩大地方部队、民兵的力量。就是说不但主力部队不扩编,在大规模练兵、培训的过程中,反而要将大部分兵员分流到地方部队上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