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从鬼子的手掌心里面逃出去成了现在老潘最为头疼的问题,一方面部队不能散,但是要是一起行动就有将近三千人。排成行军队列怕是要蜿蜒出去四五里,这样的情况一个不好恐怕就是全军覆灭的局面。
边想边走,刚刚赶到章家桥据点的老潘会合了王继威,姜百无等人之后,马上不顾王继威已经整好的防御阵地。命令部队马上转移,只是在章家桥据点布置了大量的伪装。希望可以吸引鬼子片刻的注意力。
在转移的途中组织了现在的军官还有飞狐小队的兄弟在行军的途中召开了一个紧急的会议。会议的中心就是通报现在的情况,还有征求大家的意见,并且询问一下大家对于突围方向的看法。在老潘通报了情况之后,大家沉默了片刻,就有人在老潘鼓励的目光下开始了发言。
“我觉得我们应该往边区的方向突围,那里距离比较近,只有不到两百里,只要冲过了敌人的包围圈,就能得到自己人的接应!”
“我认为我们应该向黑龙关的来路突围,那边都是大山,即便是不能从鬼子的包围圈里面跑出去,也能在大山里面打游击,一样能够保存自己的实力!”
“我反倒觉得,还是原来的固守待援比较好,其实开始我们在章家桥据点的工事就已经搞得不错了,要是能够和国军还有八路军都联系上,再来一个黑龙关大捷也不是不可能的!”
“其实你们都错了,这样一起突围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分散突围,这样才能最大的保存起来。我们还可以化妆成老百姓,把枪埋了,这样鬼子就不会为难我们了!”
“…………应该朝这个方向走……”
众人七嘴八舌的发表着意见,每个人说起来貌似都很有道理,一时间老潘好像有点无所适从了,到底应该听谁的呢?基本上每一个方向都被提到了,但是老潘将这些人说的突围方向认真的查看了一下之后发现,原来每个方向都有敌人重兵的把守,就是照他们说的,将部队拉进大山里面又如何呢?鬼子一定会穷极所有的力量前来报复,且不说枪支弹药,因为可以从敌人那里缴获,但是粮食,兵员又怎么补充呢?这可是一个大问题,这里被鬼子控制了多年,没有地方政权,人烟稀少,要是飞狐小队独立行动还好。三千多人的话,每天的吃喝都是一个大问题。转来转去又转到了开始就被否决的分散突围的问题上去了……
摊开那张缴获的地图,老潘将所有建议全部标注在地图上,突然发现有一个方向众人都没有提及,那就是南下……
对了,就是南下,南下是国民党的第一战区,程QIAN的地盘。要是往这个方向突围,鬼子是绝对想象不到的。因为说实在的就连做出这个惊人的决定的老潘自己,片刻之前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南下突围,但是仔细想想那里才是唯一的生路,毕竟那里的中条山现在还在国军的手里啊!
※※※※※※※※※※※※※※※※※※※※※※※
“报告司令员,潘杨所部又发来了最新的请示电文!”
“念!”正在焦急等待的司令员赶忙放下手中的红蓝铅笔,看着同样忙得脚不沾地的通信参谋。
“晋察冀军区:因日军在我军的突围路线上设置了重重阻碍,部队缺乏组织领导,分兵突围恐导致部队溃散,现决定朝日军包围圈最为薄弱的国军第一战区方向突围,请组织相信我,一定保存有生力量,将这支人民的武装全部带回来!”电文不长,但是字里行间分明可以读出那一股子忠诚,潘杨当日入党宣誓的情景还是历历在目。
……那是潘杨率领飞狐小队出发护送美军协调小组的前一天晚上,午夜时分……潘杨被悄悄的叫到了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的一个小屋里面,墙上那面红彤彤绣着镰刀斧头的党旗在两盏油灯的映照之下仿佛就要燃烧起来,在场的有自己还有军区党委的几位同志,还有自愿担任潘杨的介绍人的程瞎子和陈前进。当对着潘杨宣布党组织已经考察过,接受他的入党申请,并吸收他为**预备党员的时候,潘杨当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是瞒不过自己这个老党员的。
所以我们应该相信他的忠诚……
“拟电文,惊悉你部所处困境,但军区方面鞭长莫及,全无它策,唯望谨记保存革命火种,保存抗日力量,若实在无法突围,可考虑就地坚持游击。分散突围,得脱少许骨干,后再图恢复元气。”
“司令员,请签发!”
拿起通讯参谋手中的笔,司令员感觉重若千均,这个命令可是真的不好下啊!要是将部队拉回来只要一整编,那又是一个齐装满员的主力团啊!可惜了,这次真的是鞭长莫及啊。
※※※※※※※※※※※※※※※※※※※※※※※
与此同时,第一战区的长官部收到了前方与日军接触的各个部队传来的消息:日军前沿在大幅的收缩兵力,可能在其他的方向有着大的军事行动……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听内线的消息说是,日军在临汾附近的光华县城举行什么‘献俘祝捷’大会,将有大批的华北方面军的高级军官会亲临大会,而且据说新上任的华北方面军长官,岗村宁次大将也会到场。其中一个记者就是我们军统的同志,但是至今还没有准确的消息送出来,前几天日军剑拔弩张应该就是防范我等趁机偷袭,但是今天的举动就让人无法理解了,难道是日军的阴谋?”收到消息的程QIAN上将一个人在长官部宽阔的会议室里踱着方步。最近日军的进攻势头已经减缓,自从第一次长沙会战胜利之后,战局已经渐渐的向开始预测的战略相持的局面上转变,大批的日军开始从前线调回占领区的敌后战场。难道是日军又有什么针对敌后战场的大的举动?
情报上的滞后,让猜疑不定的程长官只能命令前沿的部队与日军保持接触,但不要轻启战端,自己则将这件事情向重庆的最高统帅部做了汇报,希望最高统帅部能够就战局全面的分析之后给出结论……
※※※※※※※※※※※※※※※※※※※※※※※
南下,南下需要通过日军第四十一师团和第三十七师团的防区,要接近第一战区的游击区域至少还要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行军超过三百公里,沿途多为敌人所控制,多为山地。但是中小型城镇或许还有坚持下去的我方政权和地方武装、游击队的存在。
听到老潘的南下战略之后,众人先是目瞪口呆,然后就是全部趴在地图上开始研究,研究之后的结论是:一线生机……
确实是一线生机啊!但是比其他方向上的飞蛾扑火总要好得多,老潘详细的解释了自己的想法,并且在地图上标出了行军路线,众人一边研究,一边觉得此事并非是开始想象的那样全无可能,而是大有可为。其实老潘也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说穿了就是四度赤水的老潘版。
部队分成两个部分一部由老潘亲自带领,另外一部由这里战术指挥能力最强的王继威带领,两个部分都打出主力的旗号,使用电台联系,互相呼应,先由老潘所部向黄河方向突围,经管头、吉县做出一副向陕甘宁边区靠拢的态势,吸引日军的注意力,然后王继威部大张旗鼓的开始向临汾方向开进,也做出主力态势,沿途宣传口号为打进临汾城。让日军误以为是中计,难以判断我主力行动方向,之后各部突然转向,王继威部应向有国军活动的中条山区行进。而老潘则向龙门山附近运动,两部互相呼应,调动敌军,尽量不要和敌人纠缠。如果不能摆脱敌军的话,可以多次转折行军路线,使敌人无法确认己方的目的,最后脱离日军的控制范围,以到达国军控制的第一战区为第一目的。为了便于联系,途中电台开机时间老潘也针对日军的无线电侦测手段制定了一张详细的每日开机联系时间表,并且重新设定了分兵之后的联系密码。
这种情况之下,众人也认为这是最好的办法。互道珍重之后,整齐的行军队列开始分流,部队的前面全都打着红彤彤的定县独立团的旗帜,王继威则在路边上握着老潘的手说道:“潘兄这么信得过兄弟,我必将部队完完整整的带到中条山,请老兄放心,既然已经加入了八路军,我也就死心塌地的跟着你们**走不会让人吞并了这支部队的。只盼望潘兄能够尽早与我汇合!你我同心协力,再度携手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