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积极贯彻实施,于三月在陕西宜川县秋林镇召开了“秋林会议”,公开提出取消新军的政治委员制度,企图把新军统一于旧军。12月初,阎又配合蒋介石的第一次*高潮,发动了旨在消灭牺盟会和决死队的“十二月事变”(晋西事变)。新军各部闻警应变,阎的阴谋未能得逞。“十二月事变”标志着阎锡山联共抗日路线的终结。
可是中国**为了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使阎锡山继续抗战,于1940年2月派王RO飞、萧JIN光与阎谈判,确定以汾阳经离石到军渡的公路为晋西北与晋西南的分界线,晋西北为八路军和新军的活动区域,晋西南为晋绥军的活动区域。这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和保持了**同阎锡山的统一战线关系。从此,阎锡山在山西只能控制晋西南的二十几个县。这就是现在老潘到达吉县克难坡的局势。
这时,阎锡山又运用“中的哲学”研究他同三方面的关系。他认为大敌当前,蒋无暇整治他,毋须顾虑;**和八路军日益强大,群众十分拥护,已不再是可以被利用的力量了,而且会同牺盟会和新军联合起来反对他,是威胁他存在的主要敌人;日本侵略军仍是难以战胜的,抗战前途非常渺茫:于是产生了玩勾结日本这张牌以对付**和八路军的念头。
日本帝国主义也有诱阎投降以便把军队转用于其他战场的想法。双方勾结的条件逐渐成熟。1940年3月,阎锡山开始同日军代表接触。5月,阎令其第七集团军总司令赵承绶根据“亚洲同盟,共同防共,外交一致,内政自理”的原则,与日本山西派遣军参谋长楠山秀吉谈判,达成双方合作、日方为阎装备30个团的口头协议。
与此同时,阎锡山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在驻地吉县克难坡由“民族革命同志会”对其军政人员进行“洪炉训练”,提出“存在即是真理,需要即是合法”的谬论。《洪炉歌》词则强调“精神整体,合作分工,组织领导,决议是从”。
为集体降日进行思想和组织准备。为了扫除降日障碍,阎强化“同志会”的组织领导,命令所有军政经人员及中学以上学生,都须参加“同志会”,开会必呼“会长万岁”等口号,以树立绝对权威;还令其特务组织“政卫组”和“隰汾区战工团”(后改组为“同志会流动作队”)“肃清伪装分子”,大肆逮捕和杀害**员、牺盟会员、决死队官兵和进步人士。
对阎锡山与日军秘密勾结的行径,现在因为还没有被我方发现,一切都还掩盖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光环之下,.kanshum只不过是大家都在看这个阎长官的眼神里多加了几分的小心。
※※※※※※※※※※※※※※※※※※※※※※※※※※※※※
蔡京华今天可算是打牙祭了,这几十天没见过的荤腥,这下子也摆到了桌子上面,白面馒头,小米稀饭那是管饱啊!唯一不太满意的就是团长不让咱们喝酒。“这个酒可是好东西啊!办事处的主任都说这里绝对的安全,要团长给咱们这些个弟兄们喝上点……,没办法啊、只好凭本事吃饭了啊!”
换上包袱里那件一直随身带着的夜行衣,咱们这个刚刚被老潘上报军区,呈报了一等功的蔡京华又耐不住自己的性子了。一个燕子穿帘就上了窑洞的顶上。开始按照白天的记忆往外面的可能存放了美食美酒的地方开始搜索起来……,因为要是在咱们自己的厨房里摸酒喝,一个是味道可能不怎么样,另一方面倒是怕第二天被发现……
刚刚摸出办事处避开了两个暗哨的蔡京华诧异的发现,一小队一小队的晋绥军开始调动,并在办事处的外围方圆一里地的范围内开始了针对八路军办事处的布防。大惑不解的蔡京华细细一想,没有选择回去报信,而是转而往今天来时到达过的阎公馆而去,因为只有到那个地方,才能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晋绥军的调动当然瞒不了早就对这位阎长官多加了十二分小心的八路军办事处。就在办事处主任秘密的通知老潘,让他通知部队做好应变的准备的时候,老潘已经从在外面布设了暗哨的钱传志的汇报中得知了这一情况。
↑返回顶部↑